第52章 是福不是禍
轉身正想走的沈萍,聽見了李捕頭的話,頓時也停下了腳步。
不知道這徐縣令葫蘆裡賣的到底是什麼葯。剛才在公堂之上,該回答的自己也回答了,怎麼現在私底下還傳喚自己?
看著沈萍疑惑的表情,李捕頭也撓了撓頭,有點不好意思的說道:「沈大嫂,我就跟我們大人提了一嘴,說能抓到這些犯人都是你的功勞。」
這李東也是個心直口快的人,沈萍本想賣個順水人情給他,以免暴露自己會功夫。
可輪到縣令問他的時候,他愣是說不出這幾個犯人是自己抓到的。
隻好竹筒倒豆子,把事情的經過都說了個遍,這下徐縣令對沈大嫂也充滿了好奇。到底是什麼樣的農家婦人,竟然可以一個打七個。
「唉……」
沈萍不由得在心裡嘆氣,這李捕頭!本想讓他領個功勞,沒想到他還把這功勞往外推!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既然縣令大人知道了自己會功夫,那就去看看他葫蘆裡賣的到底是什麼葯。
更何況自己又沒做傷天害理的事,就算自己會功夫,這也不犯法吧?
沈萍跟著李捕頭去到了堂屋,隻見那縣令已經把官服換下,穿上了一套便服。
沈萍不卑不亢的走了上前,福了福身:「民婦沈氏,見過大人,不知大人傳民婦有何指教。」
「沈大嫂免禮,請坐。」
說完,徐縣令又朝一旁的丫鬟說道:「翠芝,快點上茶。」旁邊的丫鬟脆生生的應道:「是。」
徐縣令看著眼前的婦人,身材高挑,稍顯有些壯實。
穿了件普通的淡綠色衣裳,五官算不上很漂亮,但是眉宇之間自帶一股英氣。
面對著自己不卑不亢,談吐大方,這又和一般的婦道人家不同。
自己聽到李東說這婦人能以一抵七的時候,也是驚訝。
原來河陽縣竟然還有這樣卧虎藏龍的人物,居然還是個女流之輩。
看著徐縣令盯著自己,那眼神似乎能洞悉人心,沈萍不由得開口問道:「不知大人傳喚民婦有什麼事?」
自己也不是黃花大閨女,這縣令也不是個毛頭小夥,怎麼眼睛盯著自己不放,難道是他看出了什麼!
聽了沈萍的話,徐縣令這才回過神來,不由得一陣尬笑:「本官聽李捕頭說你一個打七個,特意想問問你到底是不是有這麼一回事?」
沈萍連忙起身,彎腰一鞠:「大人,民婦哪裡懂什麼功夫,隻是那天和我兩個兒子一起,瞎貓碰到死耗子罷了。」
恰巧李捕頭他們趕到了,把那幾個刁民制服,這才把他們抓住了,這主要也是李捕頭他們的功勞。
自己可不能承認,連帶著還是把李捕頭給捎上,這也有他的一份功勞。
「對了,大人,不知你和你們家夫人是否喜歡吃滷肉?俺們家在縣衙門後面那長平街擺了個滷肉攤,有空去嘗嘗。」
「哦?」
聽了沈萍的話,徐縣令兩眼發亮,頓時來了興趣,自己和夫人吃過最好吃的滷肉,就是母親做的。
可如今老母親已經不在,自己也有幾年沒有嘗過這味道,本想不會再吃到滷肉,想不到眼前這位婦人竟然會做滷肉。
看著徐縣令的反應,沈萍不由得嘴角勾起,看來這徐縣令喜歡吃滷肉啊!還好自己成功轉移了話題。
哦,聽到這,李捕頭不禁插嘴:「原來那家滷肉攤是你們家開的,前兩天梁主薄說他們家媳婦兒買了一塊好吃的豬頭肉回來,說的讓我們直流口水。」
沈萍聽了挑了挑眉,原來自家的鹵攤才開張幾天,口碑就這麼好。
一陣腳步聲傳來,人未到聲到:「大人,自從娘去世,我也好久沒吃過滷肉了,說來還真是懷念!」
好清脆的聲音,沈萍聞言不禁擡頭,一位身穿鵝黃色綢緞,肌膚勝雪,明眸皓齒的夫人走了進來。
走進來的這位這就是徐縣令的夫人董氏,徐縣令看見夫人進來,不禁嘴角上揚:「夫人好尖的耳朵。」
「見過夫人」沈萍站了起來,向董氏福了福身。
「這位大嫂,你說你們家做滷肉,趕明兒送幾斤滷肉到偏門,到時候我叫門房六叔給你開門,到時候自會有人給你結賬。」
又攬了個顧客!沈冰不禁滿臉欣喜:「好的,夫人放心,明天我叫我兒送來便是!」
也不知道大春他們回去了沒,自己還想著叫他過來接呢!
像是看出了沈萍的著急,在沈萍提出了離去的請求後,徐縣令也沒有再多說什麼!
沈萍就像得到了赦免令,沒有來得及再仔細參觀縣衙門,一陣風似的走了出去。看著徐縣令目瞪口呆。
這婦人真的不簡單,三兩句就轉移了自己的話題,也罷!隻是對她的好奇又加深了幾分。
「噗嗤!」
董氏不禁捂嘴輕笑,這位大嫂好可愛,不過看得出她也不是怕自家縣老爺,換了別的人,巴結還來不及呢!
沈萍本以為大春還沒到家,沒想到一出縣衙門口,竟然就看見了那熟悉的身影。
大春站在馬車旁,伸長著腦袋朝裡張望,突然看見沈萍走了出來,頓時一顆提著的心落了地。
緊張的表情也頓時緩和了下來,看著沈萍迎了上來:「娘,怎麼樣?縣老爺沒為難你吧?」
「沒事,娘會有什麼事呢?」說著大步上了馬車。
「娘,咱們現在是回去嗎?」大春問道。
沈萍歪著頭想了想,對哦,幾天沒去胭脂鋪,得去胭脂鋪看看。看看那胭脂賣出去沒!如果好賣,得想辦法研製。
「掉頭,咱們去胭脂鋪。」
「好嘞!」
雖然不知道娘去胭脂鋪做什麼,但娘做的事肯定有她的道理,所以大春也並沒有多問。
沒想到大春竟然沒有問自己去胭脂鋪做什麼,看來挺聽這老母親的話,想到這沈萍不禁嘴角上揚。
在古代,這孝道尤為重要,動不動父母就以孝道壓人,所以刻在他們骨子裡的,大都是聽父母的話。
投胎到好的父母就是好,如果是不好的父母,搓磨死子女。
原身是個自私自利的主,動不動就以孝道壓子女。
隻要一撒潑打滾說兒女不孝,基本上兒女也不敢多言,所以幾個子女雖表面孝順,其實也各懷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