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一對神經病
自從沈萍放話出來,要請村民們喝酒,這靠山村沸騰了,在山邊,路上,大家打招呼的第一句話就是:「哎!明天大春娘家進宅,咱去吃飯咯!」
「對,俺都感覺等不及,咱們明天拿上桌子去她們家吃飯!」
「瞧你們一個個沒出息的樣,你們不會忘記了以前那沈萍了吧?借啥啥不還,鐵猴子讓她摸了都得輕二兩。」
黃金花和廖氏這兩天自從幾個人一拍即合後,上竄下跳,哪人多往哪鑽。
活躍在屋檐下,樹底下到處在煽風點火,想挑起大傢夥對沈萍的仇視,和她們同一陣線。
隻是大傢夥現在對沈萍的印象大有改觀,況且現在沈萍可是靠山村的首富,好不容易能去到首富家蹭吃,這樣的好事當然不能錯過。
更何況,現在每家每戶都吃不飽,穿不暖的,既能填飽肚子,又能改善夥食,這麼好的事,最好天天都有。
「話也不能這樣說,這過去是過去,可現在人大春娘不一樣了。大傢夥說說,咱靠山村現在哪一戶不多多少少受點人家的恩惠,掙了點小錢。」
說這話的是李木匠的母親佘氏。
「七嬸,誰不知道你們家李木匠幫那沈萍做了不少傢具,肯定也掙了不少銀子吧!難怪替她說話。」
說起這事黃金花就來氣,上次兒子金財就跳上他們家那椅子踩了兩腳,還被那沈萍提溜了起來。
「這又咋的,俺當家的憑自己本事掙錢,不偷不搶的,想要銀子自己掙去,少在人背後煽風點火,挑撥離間。」
李木匠的媳婦秀姑這會兒也出來轉悠,剛好聽到這話,毫不客氣的,頂了回去。
話說廖嬸子,別的不說,就你們家古東和你們家兒媳婦兒這兩人,也得了沈萍不少恩惠吧!
這不懂得感恩不說,還在背後捅刀子,枉你吃了這麼多年的米,還不懂得做人!」說完,秀姑連連搖頭。
要說自己平常也不是這樣的人,能不和人起爭執,都會盡量避開,可眼看著她們一個個出言詆毀大春娘,自己就來氣,忍不住想說上兩句。
廖氏聽秀姑這樣一說,還死鴨子嘴硬:「你以為她沈萍有這麼好嗎?還不是想俺對她低頭服軟,俺偏不如她意。
再說,俺兒子那也是出了力氣幹活,憑自己本事掙的,這是他應該的。」
「反正這年頭,誰請俺吃飯,俺就說誰好。」吳獵戶的媳婦兒張氏說道:「民以食為天,沒得吃就會餓死,是要餓死還是要面子?」
「瞧你們一個個像是沒吃過飽飯,讓人家一頓飯就給收買了。」另一個尖酸而又刻薄的聲音響了起來。
「其實人家這是瞧不起咱們,根本不是有心請咱們吃飯,要不然為啥還要自己自帶桌子。」
大傢夥回頭一看,原來是黃金花的大嫂李玲,相對比黃金花的是五大三粗,這李氏比較瘦,和黃金花生成了強烈的反差。
隻是因為李氏瘦,更顯得她顴骨高,都說顴骨高,殺夫不用刀,典型的克夫命。
這李氏嫁給林貴的大哥林森後沒多久,有一次這林森上山砍柴從山上摔了下來,命是保回來。
可摔斷了腿,從那以後就一瘸一瘸的,並且還掉了幾個門牙,說話漏風。就每回他說話,都被別人笑話。
這李氏也是心高氣傲之人,眼看小叔子林貨郎串街走巷做點小買賣,能掙點小錢,對這黃金花心裡也妒忌的很。
倆妯娌平時彼此看不順眼,想不到在這件事上,兩人倒站在了同一陣線。
這黃金花聽著大嫂李氏說的話,倒也有些意外。
「李氏,其實你過的也不咋地,可你一樣心高氣傲,倒是也瞧不起俺們,可你能吃上頓飽飯不?有飯給俺們吃嗎?
他大春娘就算再怎麼瞧不起咱們,可她能讓讓咱們吃上頓飽飯。
這自帶桌子咋了?難不成別人請俺們吃頓飯,還得自己買幾十張桌子回來?平日裡大傢夥請吃酒,也就這樣。
你要真有志氣,你就別去蹭吃蹭喝。別背地裡說著難聽的話,到時候又去蹭吃蹭喝。」
說這話的是村頭張屠戶的媳婦兒羅氏,比黃金花年長幾歲,身形和黃金花不相上下。
李氏被羅氏不留情面的話懟的臉紅一陣白一陣,一時語塞,過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
「哼!」
「話說的這麼好聽,也不知道當初誰也這樣,當著大傢夥的面笑話這沈萍當年賒豬肉不還。
過後還上門求著沈萍要她們家的豬下水,現在居然還在咱面前裝好人,要不要給你立個牌坊。」李氏毫不客氣的說道:「大哥別笑話二哥,其實咱倆一樣。」
「嘿嘿嘿……」
不少人聽了這倆人的話都在掩嘴偷笑,不少人看著氣氛不對,找借口離開。
「哼!」
羅氏氣急敗壞的冷哼一聲:「李氏,黃金花,有本事你們倆妯娌就別去吃飯。」說完,羅氏氣呼呼的走了。
「去!怎麼不去?不僅要去,我還要敞開肚皮吃個夠。」黃金花沖著羅氏的背影叫喊道。
「對,不僅要去,還要吃個夠!」李氏也插嘴說道。
「一對神經病。」羅氏一邊走一邊罵道。
瞧不得別人有錢日子過好,可又想受別人的恩惠,典型的做了婊子還想要立貞節牌坊。
……
馬車開始駛入靠山村,看著熟悉的一草一木,一屋一舍,五春的心就一陣激動。
有些日子沒回來了,這上次回來,家裡還沒起新宅子。想不到這次再回來,居然是回家喝進宅酒。
這彷彿就像一場夢,可又那麼真實。
這時,樹底下有眼尖的婦人遠遠的就發現了他們的馬車:「哎!你們瞧瞧,那不是沈萍她們家大春嗎?這會兒回來了!
你們可別再說別的了,待會讓他們聽見,回去和大春娘一說,到時候說不定這飯就泡湯了。」
「對……對……」不少村民附和道。
「哎……不對!咋今天他們家的車還多了個人?」
聽她這樣一說,不少人伸長了脖子往馬車上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