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沈萍回娘家
幸虧自己早有準備,拿著背簍出來。沈萍把這豬肉切了六七十斤出來,裝進了背簍。
在糧鋪買了100多斤糧食,又去成衣鋪買了十多匹布,幾斤紅糖,還買了一些糖果小零嘴哄幾個侄孫。
在空間裡邊,又拿出幾十個雞蛋,還有兩隻雞,把馬車塞得滿滿當當。
這天氣太熱,再加上馬車裡面空間太小,讓沈萍更暈車了,殺完豬,沈萍索性在空間裡面躺著睡了起來。
這空間裡邊的空氣實在清新,耳邊聽著靈泉水的聲音,一陣陣的涼意,比開空調還舒服,不知不覺,沈萍居然睡著了。
「娘,你看!咱們快到了!」大春的話,頓時讓沈萍打了個激靈,睜開眼睛坐了起來。
這就是自己的娘家,原主也是許久沒回去過了,這一看,竟然有些激動。
遠遠的看去,那小山村盡收眼底,村中間那棟青磚大瓦房,鶴立雞群。
沈萍知道,這棟青磚大瓦房就是她的娘家。看著這棟青磚大瓦房,沈萍感慨連連。
原主的爹沈星是家中獨子,夫妻倆為了供他讀書,家裡僅有四畝地,都賣了兩畝供他讀書。
沈星也不負眾望,終於考得了秀才,朝廷補貼了100多兩銀子,起了這座青磚大瓦房。又娶了沈萍的娘羅氏。
羅氏是村裡面的村花,也是村長的女兒,兩人成親後,又買了五畝田地,生了四兒一女。
那時候的父親沈星是多麼的意氣風發,有多少人上趕著來巴結。
因為沈星考了秀才,由地也不用交賦稅,手上還有些現銀,這婚後的日子也過的挺滋潤。
隻是後來這沈星想考舉人,結果落榜了,一連考了三次,足足九年,把家裡邊的銀子也花光了。
幸虧還有幾畝田地,才把這幾個兒女拉扯大,也幸虧有秀才這個特權,幾個兒子才不用去服徭役。
以前的沈家是多麼的風光,可現在的沈家除了這座青磚大瓦房,別的啥都沒了。
連連考舉人考不上,沈星連受打擊,終日鬱鬱寡歡,最後無疾而終。
父親去世的時候,沈萍也隻有七八歲,大哥也不過十二三歲,全靠老娘羅氏靠著這七畝田地,拉扯著一家子。
這大哥二哥長大了些,這老娘就求人把他倆帶去做瓦匠,又拉扯著弟弟妹妹,後來才好了些。
眼看著離自己越來越近了的青磚大瓦房,沈萍收回了思緒,在空間裡又拿了些蘿蔔青菜,拿背簍從空間裡出來。
眼下的太陽也越升越高,沈萍看了下時間,眼下已是上午的十點多,快到飯點了。
這馬車一進裡洞村的村口,就引起了許多人的注目。
這裡洞村可從來沒有過馬車出入,冷不丁從外邊進來一輛馬車,頓時讓村民們一陣稀奇,紛紛議論。
「哎,你們看,這是誰家的馬車呀?」
「前面這小夥子可不認識,估計不是咱村的。」
「是不是來找村長的,咱可聽說了,別的村縣裡都派人來幫忙挖井,估計也快輪到咱村了。」
「嗯,我看也像!再不輪到咱村,咱們也快喝不上水了!」
聽了村民們的議論,沈萍若有所思,原來三春還沒來這挖井,那估計他還有些時候才能回去。
「不對,你們看,這村長家在這頭,這馬車咋往前去?」人群裡又騷動了起來。
最後,在眾人的注目下,馬車穩穩的停在了沈家大門前。頓時又引起了人們的紛紛議論。
「原來是來老秀才家的,走!咱去看看!」人群裡有人說話了,頓時,大家紛紛附和,紛紛圍了上去。
「娘,小心!」
沈萍下了馬車,頭一陣眩暈,打了個擺子,頓時嚇了大春一跳,忙伸手過來扶。
看著從馬車上下來的人,頓時,大家不淡定了。
「這可不就是老沈家那老四沈萍嗎,有好一陣子沒見她了,看著瘦了許多,漂亮了!」
「對,我看也像!不過聽他們家老三媳婦兒說,這個小姑子總回來拿東西,不過這會兒看著不像,這行頭挺氣派的,是不是在哪發財了!」
沈萍聽了這話,嘴角抽搐了下,看來這嫂子把她經常回去要東西的這些話在村裡都傳了個遍。
「哎,你們看!怎麼咱家門口好像圍了好些人!」這韋氏看著門口好像嘈雜了起來,頓時好奇的說道。
「嗯,走,咱去看看。」沈西聽著也不對勁,站了起來。
剛走出堂屋,隻見從院門外走了一男一女進來,沈西看著有些驚訝,這男子看著俊朗,有點熟悉,似乎在哪見過!
還有身穿湖藍色細棉布裙的婦人,這眉宇之間怎麼這麼像老四沈萍,隻是眼前這婦人更加清瘦白凈,一臉貴氣。
「媳婦兒,我看著那婦人怎麼這麼像老四。」沈西側著頭,向著一旁的韋氏疑惑的說道。
韋氏這時也注意到了,還別說,還真的像四姑子。
看著他們夫妻倆的表情,沈萍挑了挑眉,敢情是自己變化大,這倆人一時沒認出自己倒也不奇怪。
可怎麼也不認識大春呢!不過轉念一想,有可能這段時間家裡夥食好,他們幾個臉上都長肉了,再加上有這麼段時間沒見面,記不住也不足為奇。
「你們是誰呀!」韋氏皺著眉頭,疑惑的問道。
「三舅,三舅媽,我是大春,這是我娘呀!你們咋不認識我們了?」大春趕緊上前,表明了身份。
「啥!」
沈西和韋氏不由得瞪大了雙眼睛,驚掉了一地下巴,想不到還真的是老四。
「三哥,三嫂,怎麼著?連我都不認識了!」沈萍嘴角抽了抽,盡量模仿著原主說話的語調。
哎!原來還真的是這四姑子,想必這又是帶著兒子上門來要東西來了。想到這,韋氏的一張臉頓時拉了下來。
「老四,你可回來了!你不知道娘想你都病了,這下可好了,俺告訴娘去。」沈西笑得眉開眼笑,說完興奮的轉頭跑了回去。
這時外面圍觀的人又騷動了起來,紛紛接頭接耳道:「你看吧,我說的對!這還真的是老沈家的老四,這坐著馬車回來,還穿的這麼體面,想必這是在哪發財了!」
這時,堂屋裡的幾個人也看到外面的情況,都爭相跑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