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
劉村長瞬間像老了十歲,眼神黯淡,有氣無力的說道:「雨孺人,如今證據確鑿,你怎麼處理,俺也無話可說。」
看著劉村長這樣,沈萍倒有些不忍。真的是可憐天下父母心,想不到他這女兒嫁人了,還讓劉村長操心。
蔣氏瞥了招睇一眼,看著沈萍道:「大春娘,俺看她毫無悔改之心,還想嫁禍給俺,這樣的人咱們可留不得。」
添財一聽,指著招睇怒氣沖沖道:「你這娘們兒,竟然真的偷東西,如今這差事也不保,你咋不去死?真丟死個人了。」
「添財,你敢對俺妹說這樣的話,別怪俺揍你~」本田揪起了添財的衣領,怒目圓睜道。
「俺沒說錯嗎?誰讓她偷東西。」添財看著怒氣沖沖的大舅子,硬著頭皮說道。
招睇抹了把眼淚,騰的站直了身,氣憤的說道:「添財,你這沒良心的,你吃著豬油渣說香,咋沒想到那是俺偷回去,這會兒還好意思說俺偷。」
這話說的大聲,院門外的村民們聽的那是一陣嘩然,大家紛紛議論。
「看來可真的不是第一次啊,都吃上癮了。」
「可不是嘛,剛才還好意思說她沒偷。」
「……」
門外傳來的話更是讓劉村長氣的臉色鐵青,今天他真的把這老臉都給丟盡了。
招睇這時才反應過來,自己這是不打自招,承認以前也曾經偷過豬闆油了,頓時一陣懊惱。
「咳咳……」
沈萍環視了眾人一眼,大聲道:「無規則不成方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工坊也有工坊的規矩,不管是誰,進了工坊,就要遵守規矩。
劉村長,對不住了,招睇偷了工坊的東西,理應被辭退,另外,扣除兩天的工錢,永不再錄用。」沈萍一字一句,擲地有聲。
「掌櫃的,你再給俺一個機會。」招睇哭喪著臉,說著又跪了下來。
劉村長大聲罵了起來:「丟人現眼的傢夥,還嫌你爹的臉沒丟夠嗎,人家雨孺人沒沒將你送官,已經算不錯了!」
說著,劉村長向梁氏瞪了一眼,梁氏趕緊拉起招睇:「招睇,快起來,你可別再惹你爹生氣了。」
三春本以為娘會給招睇一個機會,沒想到直接將她辭退了,趕緊讓何耀把招睇的工錢給她算了算。
最後,扣除那兩天的工錢,招睇還能拿到245文錢。
「劉村長,多有得罪了。」沈萍福身道。
劉村長一臉的不好意思:「哪的話,是俺對不住您了,教女無方,雨孺人,可真的不好意思了,讓您笑話了。」劉村長拱手說道。
看著天色已晚,沒有熱鬧可看,不少人都開始四散回家。
沈萍讓三春把劉村長一行人送回大河村,這事總算過去了。
經過了這件事,大家看到了沈萍對這件事的處理,都不敢再有別的心思。
不僅是香皂坊,還有其他的工坊的人都知道了這事,也是給大家狠狠的上了一課。
如今這年頭想找一個好的差事不容易,何況在工坊上工穩定,中午還包一餐。
大傢夥做事兒更起勁了,這每天的產量都能超額完成。
至於那制衣坊,這邊的待遇比香皂坊和辣椒工坊的工錢都要高,這邊的工人們做事更是賣力。
四鳳很珍惜這次的工作機會,隻要是上工時間,她都專心細緻工作,經她手做出來的衣裳針眼密實,做的綉樣栩栩如生。
這天,沈萍在制衣坊轉了一圈,現在制衣坊已經有20多個款式,有褻衣褻褲,還有裡衣。光是褻衣,就有十多個款式。
讓沈萍沒想到的是,瀋陽在這基礎上又設計多了幾套新款,聽二丫說銷量還不錯。頓時讓沈萍對他刮目相看。
二丫看著滿心歡喜的沈萍,說出了自己的擔憂:「娘,最近制衣坊的訂單也還真不少。
劉員外家的三姨太在京城也開了家成衣鋪,要訂俺們的褻衣褲。隻是這訂單大,俺有些擔心供應不上。
還有,這褻衣要賣去京城做高端路線,俺看,這工藝還是差了點,除了四鳳手藝比較好,其他的都差了點。」
說著,二丫遞上了兩件褻衣:「娘,你看,這是四姑做的,這些是旁人做的,這單看,看不出啥,可兩件衣裳要放在一起比對,明眼人一眼就看得出手藝的高低。」
沈萍看了看做好的衣裳,沈萍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二丫說的沒錯,這衣裳分開看,不覺得有什麼。
可要把四鳳做的衣服和旁人的放在一起,一眼就能看出高低,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些工人在工藝上確實有些參差不齊。
對此,沈萍也很重視,都說千裡之堤,毀於蟻穴。
何況這手工縫製出來的東西始終不可能做到一緻,而且又是經不同人的手。
為了保證質量,還是得想個法子才行,何況這手工縫製的東西始終還是太慢,產量跟不上。
要是像後世那樣有縫紉機就好了。
「縫紉機!」
沈萍眼睛一亮,對了,她怎麼沒想到這東西。她記得有一種縫紉機,不需要電,用腳踩就行。
「讓娘想個法子,娘去找找看。」扔下這句話,沈萍離開了制衣坊,趕緊上商城搜索,沒想到還真的被她發現了寶貝。
笑屎人商城竟然還真的有老式的鳳凰牌縫紉機,而且這價格也不算太貴,隻需要12兩銀子一台。
沈萍二話不說,一下子購入了50台縫紉機,考慮到這東西要過明路,沈萍思來想去,想到了一個主意。
次日一早,讓大東送自己去縣城,順便拿上幾十罐辣椒醬,讓大東給美妝鋪和成衣鋪還有縣衙門給縣令送幾罐過去。
另外,還讓他順便去附近的酒樓推銷,讓他到時候忙完直接回靠山村,不用等自己。
而沈萍自己,到了縣城則直奔河陽碼頭。
河陽縣地理位置不錯,左邊是湖城,右邊直達州府,而且這是去往京城的必經之路。
還是水陸往來重要的交通樞紐。去往京城的船隻都要經過此地。
現在河水水位上漲,碼頭又恢復了繁忙,時不時的會有外商船經過。
正是因為碼頭偶爾會有外商經過,沈萍想著以此作為幌子,給縫紉機過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