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石三兒的憂慮
「讓俺瞧瞧~」
瀋陽說著,把布料接了過去,仔細的翻看了下,又看了設計圖,突然眼前一亮。
指的布料的另一頭說道,把這也剪了,兩邊剛好對稱,待會兒縫起來形成一個皺褶,這樣更具立體感。
「對啊!俺怎麼沒想到!」二丫一拍腦袋。
「柳杏,就按瀋陽剛才說的辦!」說著,二丫把布料遞給了柳杏。
「二掌櫃,這公子是誰,咋這麼聰明?」柳杏一臉仰慕。
瀋陽嘴角上勾,一把摟過二丫:「俺叫瀋陽,是你二掌櫃的未來夫婿!」
「你瞎說啥!」二丫紅著臉,推開了瀋陽。
「俺說的是事實,俺這次回來就是要娶你!」說著,再度把二丫摟了過來。
「二掌櫃,俺先下去了!」
這一幕,刺痛了柳杏的眼,扔下了這句話,柳杏頭一扭,轉身下了樓。
不到一個早上,靠山村就傳瘋了。
大概的消息就是:靠山村來了個王爺,那王爺就是當初的瀋陽,現在回來要迎娶二丫。
這話當然也傳到了柳杏的耳朵,這消息的炸裂,直接炸的她暈頭轉向。想到這個瀋陽竟是當朝王爺。
這更加堅定了她內心的想法,隻要他們倆一日沒成親,自己就有機會。
何況,王爺三妻四妾本也就理所當然,就算他們倆成了親,自己也得爭取,就算做不了正妻,做個妾也行。
這一天瀋陽都待在成衣坊,以前他也在這做過,熟悉流程,看著二丫忙,瀋陽也幫著忙前忙後,四鳳也樂得清閑。
自從瀋陽走後,這成衣坊就是她和二丫兩人管理,二丫主管設計,做樣品,忙的過來要管賬。
而自己既要管質量,還得抓生產進度,有時候也得幫忙著對賬,忙的那是不可開交。
傍晚下工的時候,沈萍看著二丫,滿臉春風,就知道她肯定是見過瀋陽了,當下也裝作不知道。
吃晚飯的時候,四丫說起了這事,她回村的時候就聽柱子娘說了。
這柱子娘看到四丫回來,一臉神秘的道:「四丫,看來你還不知道這事吧?那瀋陽原來是個王爺,這會兒回來是娶你姐來了!」
聽到瀋陽回來了,四丫真心的替二姐感到高興。自從娘把他救回來,她就知道他不簡單。
她知道娘和二姐都知道些什麼,不過也都在瞞著他們。
「娘,四丫說的是不是真的?」大春滿臉的不可思議。
「沒錯!」
沈萍點了點頭,看著二丫道:「二丫,你要是真的好打算和他在一起,以後肯定會有不少困難~」
二丫眼睛灼灼:「俺知道,俺一定會勇敢去面對!」她想明白了,機會是要自己爭取,既然瀋陽不嫌棄自己,為什麼不給自己一個機會。
「對,幸福是要靠自己爭取的!」吳氏插嘴道。
想到接下來要在靠山村會呆上幾個月,瀋陽就和沈萍商量,看看能不能把自己帶來的人安排進工坊。讓他們有事做,也可以打發一下時間。
沈萍把十個人安排進了工坊,另外十人則跟著大東,打理農田。
前幾天,他讓大東跟村長又買了幾十畝地,打算再種一茬花生和番薯。等到年後除了種水稻,還種上十畝棉花。
上次摘回來的幾十斤棉花,剝掉了棉花也有幾斤種子,她打算到時候自己種上一些,剩下的種子分給村民。
接下來這段時間,瀋陽還是去成衣坊幫忙,至於展護衛則跟著瀋陽,因為他不放心。
雖然知道王爺會功夫,可保護主子是他的職責,就這樣又過了半個月。
這天,大春帶回了請帖,是嚴大夫兒子滿月了,想著成親那會兒辦的那麼寒酸,趁著這機會,特意擺滿月酒。
這次請了不少人,除了族人,還有街上的商戶,另外,有不少被他醫治好的病人聞訊不請自來,並且送上了禮金。
這次,沈萍全家出動,出來的時候,大春把滷肉拉到了店裡,讓石三兒幫忙著看店。
嚴大夫也提前定了不少滷肉,待會過去,順便拉過去就行。
看著四丫過去,石三兒心不在焉,他聽四丫說了,今兒個是嚴大夫兒子擺滿月酒,他們全家都過去吃飯。
想到四丫待會兒會看見馮達,石三兒的心裡不是滋味,現在四丫倒是不討厭自己,態度比以前好多了。可是對自己的態度總是模稜兩可。
他知道自己配不上四丫,人家現在可是小姐,娘還是鼎鼎有名的雨安人,家裡頭開著這麼多工坊。
而自己隻不過是個窮小子,現在有幸和四丫合夥開了這店,本以為近水樓台先得月,可是四丫一直不跟他正面談這事。
還說要等到二姐嫁了,才想自己的終身大事,石三兒知道四丫性子烈,怕引起她的反感,自己也不敢窮追猛趕。
想那馮達就是個例子,還讓媒婆上去提親,最後還是無功而返,一連被拒了兩次。
石三兒知道馮達被四丫拒絕後,也沒死心,以前還時不時的過來買滷肉,趁機和四丫聊上一會兒。
有好一段時間沒過來了,石三兒本以為他是死心了,後來才知道,現在嚴大夫退居二線,讓馮達做起了坐堂大夫。
所以他現在壓根沒空,少了馮達在眼前瞎轉悠,這不由得讓石三兒暗暗竊喜。
想到這會兒四丫要去喝滿月酒,到時候一定會碰上馮達,石三兒的心裡就犯酸,他也想跟著過去,可是要開鋪子。
況且人家也沒請他,和嚴大夫也,不熟,自己也找不到由頭。
四丫臨出門的時候,石三兒忍不住叮囑:「四丫,沒事你早點回來,俺一個人怕忙不過。」
四丫不知道石三兒心裡的想法,嘴角抽了抽:「怕啥?店裡不是還有兩夥計嗎!」
這傢夥,就看不得自己閑著,好不容易歇一天,去吃個酒,他倒眼紅了。
「四丫,咱們上車吧,娘這會兒估計都到了!」溫氏招呼著四丫上車。
沈萍帶著其餘的人到了縣城,直奔福壽堂,這次宴席擺在了福壽堂的後院,後院隻能擺十二桌,多了擺不下。
本來按照預估,這十幾桌夠了,可沒成想,有許多被治癒的病人,聽說嚴大夫擺滿月酒,不少人不請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