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策劃謀逆之事
魏延舟思考良久,還是不想這麼快就給出承諾,「十分感激你助我一臂之力,隻是此事,我還需考慮一二。」
「啪!」
趙雲舒一掌拍碎身下的金絲楠木案桌,臉色陰沉得可怕,用槍抵住他眉心,「白紙黑字已經畫押,難道堂堂一國之君還要抵賴不成,什麼考慮一二,分明想過河拆橋不認賬!」
「以前還以為你是正人君子,如今看來,跟那些鼠竄肖小有何區別!」
今日若不落實了這件事,她就炸了整個皇宮!
木屑飛濺劃過臉龐,很快滲出數十血珠,魏延舟冷靜地擦去臉頰上血跡,盯著一地碎木的鳳眸黑沉得可怕。
知道面前女人瞬間就能秒了自己,可又不想就此妥協,他緩緩擡起頭來,「割去一座城池談何容易,你總要給我些時間跟全國百姓一個交代吧?」
這話是沒錯,將城池拱手讓人,等同於打敗仗求和,簽訂不平等條約,光是走流程與百官解釋就需要不少時間。
那便各自退一步。
趙雲舒怒火降了不少,收回槍道:「幾天?」
魏延舟摸了摸眉心處的凹痕,「十日。」
「不行!」她搖頭,「五日!你登基之日,便是我接手望越城之時,不然,這個皇位你怕是沒命消受。」
魏延舟一聲嘆息,苦笑道:「一言為定。」
本想拉攏趙雲舒,結果卻鬧成了如今這般,想必她心中對他已有芥蒂,今後想再請她幫忙,恐怕不會這麼容易。
此事,的確是他言而無信在先,她惱怒也正常,隻希望他們之間能緩和一二。
「作為補償,我願意再付十萬兩黃金,可好?」
見對方有意求和,趙雲舒挑了挑眉,她怎會跟錢過不去呢?
即便是統領天下的君王,表面看似光鮮亮麗,實則也有身不由己的時候。
魏延舟既主動拿出誠意,她不應該矯情。
「成交。」
兩人相視一笑,看似關係恢復如初,其實仍舊塑料,隻是互相不戳破而已。
拿了黃金從皇宮出來,趙雲舒冒雨回到住處,簡單吃了飯便睡下了。
好好養足精神,五日之後才是場硬仗。
她可不會全然相信魏延舟的一面之詞,若當真有什麼變故,她不惜搗了皇宮親自坐上去!
坤寧宮內燈火通明,打砸聲接連不斷響起。
「砰!」
「啪!」
地上躺著琳琅滿目的器物碎片,皇後怒極,又舉起茶盞狠狠摔在地上,一旁婢女跪在地上瑟瑟發抖。
「憑什麼!」
「本宮為了後宮日夜操勞,為了不讓你失望將後宮治理得井井有條,你卻將皇位傳給那等賤人!」
「本宮的皇兒如此優秀你看不見,當真眼瞎!當真可恨!你該死,該死!」
大皇子魏祁勛忙捂住她的嘴,「母後小聲點,隔牆有耳!」
皇後一把推開他,怒吼道:「怕什麼!這個皇宮都成別人的了,本宮還顧忌這麼多幹什麼,大不了一死,有本事他殺了本宮!」
「還有你們!本宮平時讓你們多在父皇面前表現表現,可你們呢,自傲自負,自以為嫡出,那個位置就本該是你的?簡直可笑!愚笨!」
魏祁勛懊惱,反駁道:「誰知道父皇會……」
「閉嘴!」皇後指著殿外瞪著他,「沒出息的東西,本宮養你們有何用,給本宮滾出去!」
事已成定局,她雖會成為皇太後,可形同虛設。
就憑她以前對賢妃的種種折磨,魏延舟定會慢慢架空她的權力,定會將她從這個位置拉下來,最終流放冷宮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那個賤人現在一定很得意吧!
不!她不能任人擺布,就算死,也不要被那賤人打壓折磨!
皇後捏緊拳頭,雙眸猩紅透著恨意,說出心中積壓良久的話,「皇兒,反了吧!」
魏祁勛愣住,魏祁琛不敢置信。
「母後!萬萬不可!」
說完,魏祁勛瞥向角落處的五名婢女,眼中殺意盡顯,抽出腰間軟劍迅速走過去,不等對方求饒,咔嚓兩下抹了她們脖子。
魏祁琛快速走到門邊,向外巡視了兩眼,確定無人後迅速關上房門,再回到母後身邊,提醒道:「母後當謹慎些,此事絕不能讓第四個人知道。」
皇後訕訕抿著唇,她方才氣暈了頭,哪顧得了那麼多。
殿內再無他人,她脾氣又來了,「怕什麼!你外公乃鎮國大將軍,手握五萬精兵,想奪那個位置輕而易舉,被人聽見又怎樣!」
魏祁勛無奈搖頭,「可是母後,魏延舟定不像表面那般簡單,從遺詔面世開始,他定會有所戒備,萬萬不能掉入他的陷阱中!」
「縮頭縮尾,本宮怎麼養了你們這兩個不爭氣的!你以為他當了皇上就能輕易放過我們?」皇後恨鐵不成鋼,「他一登基,首先解決的就是你們這些兄弟,封王封地,你們這輩子也別想再回京城!」
此言不差,魏祁琛動容了。
「皇兄,母後此話沒錯,我們以前都不曾善待魏延舟,如今他好不容易逮著機會怎可輕易放過我們,此事需從長計議。」
魏祁勛仍舊覺得此事太過冒險,造反得來的皇位名不正言不順,豈能讓百官臣服?
見兩個兒子猶猶豫豫,皇後逐漸不耐煩,「還計議什麼,聽本宮的,這幾日你們與外公密謀好此事,登基之日開始行動,不得有誤!」
魏祁琛露出一抹邪笑,「我聽母後的。」
不論他跟大哥誰坐上皇位,都比現在的局勢好上百倍,百利無一害。
魏祁勛見二人心意已決,他也不再糾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即便他不同意,也逃脫不了關係。
「罷了,我這便與二弟前往將軍府,與外公商議此事,至於母後,這幾日能忍便忍,萬不能與對方發生衝突,但也不要讓對方發現貓膩。」
皇後擺手開始趕人,「本宮知道該怎麼做,你們快出宮去,晚了就出不去了。」
魏祁勛魏祁琛二人告別母後,迅速出了宮。
至於父皇駕崩之事,早被他們拋之腦後。
除了他們,整個皇宮都未曾陷入悲傷的氣氛中,反而昏君的死,於她們於百官來說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