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的人都聽不下去,這時,從人群中擠出來一個婦人。
「啪啪啪」狠狠地往石井的臉上扇,直扇得手發麻了才作罷。
「石井,你的良心被狗吃了吧。」秀娥全身顫抖,「你不記得娘的恩情不要緊,但是,我不允許你傷害我的娘。」
說罷,撿起地下的一隻鞋子就塞到了他嘴裡。
石井被塞的直作嘔,不過並沒有人同情他。
秀娥走到尋花奶奶身旁,輕聲道:「娘,咱回家吧。」
尋花點頭,「回家、回家,秀娥啊,咱們回家、回家......」
秀娥眼眶發紅,淚水瞬間盈滿了眼眶,一滴滴落下來,扶著尋花奶奶,兩個人慢慢地離去。
那蕭瑟的背影,一時間所有人都噤聲。
等尋花兩個離開後,才有人弱弱地開口,「村長,那這個石井怎麼辦啊?」
村長也不知道怎麼辦,「要不把人送衙門去吧。」
石井驚恐地瞪大眼,用力的搖晃著頭。
這時,白錦齊跑過來,「村長爺爺,縣衙的人來了?」
村長面上一驚,後背立即出了一身冷汗。
捏了捏拳,這才迎出去。
對著為首的官兵拱了拱手,僵硬著臉,「不知官爺所為何事?」
「有人來縣衙報案,說你們村裡有一個逃兵,現在林大人需要你們去縣衙配合調查。」
村長應是,他實在是笑不出來,冷著個臉。
白老頭在後頭看了看,為首的這個衙役還是他認識的,因此也開口道:「我也跟著一起去吧。」
那衙役一看到白老頭,立即露出笑臉,「老太爺安好。」
白老頭擺擺手,好什麼好,出了這檔事他快被煩死了。
村長看著站在身旁的白老頭,輕輕舒了口氣。
幾個人到得縣衙,林縣令先確定了石井為逃兵的事情,又問村長可知情。
村長跪在地上,「回大人,草民並不知情。」
白老頭也跪在地上,「回大人話,這石井不孝不悌,對母不慈,早已與其母斷絕關係,也早已被除族,已不是我白族族人。」
林縣令輕輕地挑了挑眉,這白家動作真快,「既如此,那確實與你白族不相關。」
驚堂木一拍,「來啊,將石井拖下去,判斬立決。」
石井的嘴巴被堵住了,嘴裡悶叫著什麼。
不過大家並不關心。
林縣令很是友好地叫起白老頭,「辛苦老太爺跑這一趟了。」
「不辛苦,不辛苦,還是大人您明察秋毫,斷案英明。」
白老頭也不知道怎麼誇人,絞盡腦汁隻想出這兩個經常在戲文裡聽到的詞。
「林大人事務繁忙,草民就不打擾您辦公了。」
告別了林縣令,白老頭和村長兩個人走出了縣衙,擡頭看著天上熱辣的太陽。
「重見天日的感覺真好!」村長仰望著那刺眼的太陽,擡起手似想抓住它。
白老頭白了他一眼,「走吧。」
村裡還那麼多人等著呢。
兩個人直接到了尋花奶奶的院子,告知了她結果。
尋花奶奶沒有再哭了,很平靜地接受了這個結果,「多謝你們,做錯了事,就要受到懲罰,這是他應得的。」
兩個人不知道如何安慰她,隻交待秀娥,「好好照看你娘。」
白老頭回到家裡,方婆子連忙詢問,「怎麼樣了?」
「還能怎麼樣,判了斬刑。」
「和我們沒什麼關係吧?」
「除族及時,和咱們沒多大關聯了。」
「也算是他罪有應得了,還想害咱家小夏呢。」方婆子冷哼一聲。
她心裡那個憨厚老實的同族侄子早就死了,如今這個是個不忠不孝無恥之徒。
白老頭想到這個也不滿了,不過,「算了,人都要死,也算是有報應了。」
「這人吶,就是不能做壞事。」
·
白夏緊趕慢趕,終於趕回了行山村,得知了石井的結果後鬆了口氣。
方婆子看見孫女又高興又心疼,「怎麼長了這麼多泡?」
「急的了,就怕家裡出什麼事。」
「家裡能有什麼事,放心好了,都處理好了。」
白夏點頭,嘴角起了泡,她這幾日都不想開口說話。
不過還有事情沒有辦完。
「爺爺,辦族學吧。」
白老頭詫異地看著她。
白夏嚴肅開口道:「從這件事就可以看出,平民老百姓對我大慶律法根本不了解,不重視。」
若是重視了,這樣的事情根本不應該出現。
像石井這種明知故犯的,那是在品性上就壞了。
「辦族學,不說大人,就說孩子們吧,從小讀書明理,也不會做出損害族人的事宜。」
「學習大慶律法,杜絕再次發生石井這樣的事情。」
「並且,讀書也是一個很好的約束族人的行為,哥哥是要科考的,不能讓族人在後面拖後腿。」
白老頭沉思著,半晌點頭道:「你說的是。」
不說要科考的錦澤,他家裡現在有兩個當官的呢。
再來個石井這樣的,全村的人都別活了,跟著一起死吧。
「這樣,若是辦族學,咱們家裡出大頭,其他的村裡出。」
出點錢沒什麼,能把族人約束好,教的明理不做那違法犯紀之事,不扯他們家的後腿就成。
「對了,不隻男兒,姑娘們也要進學。」
方婆子道:「嗯,多讀些書,懂事知道道理,也省得在外做出了什麼有損娘家人的事。」
經過這件事,方婆子深刻地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
最重要的,是要培養一個好的品性。
「不過,」方婆子有些猶豫,「這女夫子可不好找啊。」
白夏笑笑,「怎麼不好找,咱們村裡不是有個現成的嘛。」
方婆子眼睛一亮,「你說素容?」
白夏點頭,李奶奶應該很願意的。
白老頭起身,「我先去跟村長說說。」
若是村長不同意,他就捶爆他的腦袋!
村長自是同意的,這次的事情他是真有感觸,若小夏沒有來信,這次全村人說不得都得搭進去。
「這件事我知道了,你家既然出了大頭,剩下的由各家兌錢。」
村長蹙眉道:「若是不願意兌錢的,那就不收他家的孩子,以後村裡有什麼好事,那也與他們不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