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源酒樓背後之人不做人,想弄死她全族,就不要怪她趕盡殺絕。
白夏心情舒暢,一路哼著不知名的小調回到院子。
司馬宸看著手中的信,面色冷凝。
「阿宸,怎麼了?」面色那麼難看。
「師兄來信,去年剛入冬時驟然降溫,小麥死了不少,今年早春回暖時,又驟然降溫......」
「所以......」
司馬宸皺眉,「所以今年的小麥,顆粒無收。」
最重要的是這個事情,「北胡縣縣令瞞報,並未上報給師兄,不但沒有開倉贈糧,還壓迫百姓上交賦稅,死了不少百姓,引起了不小的暴動。」
白夏接過司馬宸遞給她的信,一目十行看完。
北胡縣百姓暴動,打傷了衙役搶了縣衙的糧食,南下逃命。
這才把這件事捅了出來。
白夏不由嘆息,「周大人這新知府實在是不好當。」
豈止是不好當,周勉簡直後悔死了。
早知如此,他當初就算老死在福田縣當一輩子的縣令也比收拾北昌這個爛攤子強。
政令下發不下去不說,衙門裡不說所有官員吧,隻說重要的那些官職都是陽奉陰違。
他剛開完會,下午衛家就能知道他的動靜。
他實在是舉步維艱啊啊啊啊!
周勉冷冷笑看著垂首認錯的眾人,「錯了?錯哪裡了?」
「本官當初說什麼來著?我不管你們私底下的勾當,但是百姓之事你們必須給我上心。」
「你們當中哪些人動了新交上來的賦稅,本官心知肚明。」
水至清則無魚,更何況是一群貪得無厭的傢夥,能留下一半入庫,他真的對這群雁過拔毛的傢夥感激涕零了。
更何況,整個北昌府,今年大半個北昌府今年糟災免了賦稅,隻有偏南部的幾個縣裡收了賦稅,今年的賦稅真的沒有幾粒。
底下站著的人心驚,沒想到他們做的那麼隱蔽,這位新知府還是知道了。
看來這位新知府也不如衛將軍說的那般無能。
「當初是誰去北胡縣查的賦稅。」
底下的官員悄悄互看了一眼,這時一個八字鬍官員站出來了。
「回大人,是下官。」
「原來是曲大人啊,當初既然是你去押的糧稅,那麼你不知道北胡縣的情形嗎?」
那人垂首,語氣平平,「回大人話,下官對了賬本,交接了賦稅就回來了,並不知道北胡縣的情形。」
周勉冷哼一聲,好一個不知道!
「咣當」一聲清脆的巨響,直震得下面的人身形微顫。
「事到如今曲大人還不肯說出實話,我知曉你背後之人是誰,如今出了這麼大的亂子,你背後之人是否會保你那可不一定了。」
曲大人仍是那副不動泰山的形態。
周勉冷嗤一聲,「這件事本官有責。」
「我一個伯府公子就算出事了,有我父親保我,有我嶽家保我,大不了這個知府不當了,回京城當我伯府二公子去。」
「不過,」他拉長了聲音,冷聲開口,「後面那幾條大魚動不得,你們這些小蝦米可就太好辦了。」
「咔嚓——」
周勉做了個殺頭的動作,加上那陰森森的配音,曲大人額頭上的冷汗直流。
周勉在心裡冷哼一聲,我還當你真不怕死呢,個老匹夫!
周勉直起身來走出去,再跟這群蛀蟲待在一起,他怕他會忍不住先把他們砍成兩截。
徑直來到孟將軍府,未等小廝稟報當先走了進去。
「孟將軍,今日下官來是有要事相求。」
孟達將軍是慶帝安插在北方牽扯衛家軍的將領,是自己人。
「周大人有話便說,本將軍能辦到的定當相幫。」
「下官想開倉贈糧,先把城外的流民穩住,然後等待朝廷下發政令。如下官所料不錯,陛下會派人前來賑災。」
城外的百姓搶過了縣衙,如今戾氣依然很重。
府城四個城門關閉,防止他們進城來打殺搶劫。
他的府兵屁用沒有,純粹是一幫酒囊飯袋,他可不能將一城的安危交個這些個人。
想來想去,唯有孟將軍合適,他手裡有兵。
北胡縣已經暴動了,若是再不賑災,其餘受到波及的縣百姓隻怕也會做出什麼驚天大事來。
孟將軍也知道事情的嚴重性,「防衛的事情交給我來辦,你隻管賑災。」
周勉點頭,勉強地笑道:「多謝。」
防衛是有了,但是朝廷的賑災糧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到,他府庫裡的糧食,連一半都不到。
孟將軍顯然也知道北昌府的情況,蒲扇大掌拍了拍周勉瘦弱的身膀,輕聲一嘆。
這衛家在北邊紮根幾十年,儼然成了一個土皇帝般的存在。
各府各縣他的人安插的滿滿當當,新人知府來了一個又一個,哪個不是到任後各種找關係調離這個大漩渦。
要麼就是跟著同流合污。
聖上好不容易才安插進了一武一文兩個人,他們二人在這北方實在是舉步維艱。
周勉和孟將軍說好了這件事後,又匆匆回府衙,他還是要去看一遍府倉才成。
周勉背著手低垂著頭想著對策,經過一個拐角處不期然撞到一個人。
「參見大人,是下官唐突了大人,下官有罪。」
周勉拿出一塊帕子在身上掃了兩遍,盯著同知的腦袋看了小片刻,這才冷哼著揮袖離去,「個不長眼的。」
到得府庫,看著那一大半空著的糧倉,心塞不已。
乾脆回了內衙,來個眼不見心不煩。
靜靜地在椅子上呆坐了片刻,四周掃射,見無人這才從胸前摸出了一個紙團。
白紙黑字,「三月份北胡縣來信,被衛府攔截,並訴無需聲張。」
周勉捏著小紙條的手青筋暴起,「好個無需聲張,好你個衛老狗,等著,本官必要你人頭落地!」
慶帝收到周勉的摺子後勃然大怒,一連下了好幾道聖旨。
「立即捉拿北胡縣縣令,秋後斬首。」
「責令北昌府知府周勉開倉賑災,記一次大過,秋後算賬。」
「戶部尚書聽令,立即調糧,著田興前往賑災。」
「切記安撫好民意,不可強行鎮壓引發更大的暴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