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掌櫃聽了眉頭一皺,「泡蘿蔔還有沒有了?」
白夏先是搖搖頭,又道:「你若是想要我可以現在開始做,隻不過要過一段時間才能吃。」
錢掌櫃手指頭敲著桌子,思索了片刻道:「再做三百斤,能不能做出來。」
「自是可以,您今天來,是要把這些罈子都拉走?」
錢掌櫃搖頭,「我今天先各拉一百斤,下午我讓小廝過來拉。咱倆得立個契書,你這泡筍泡蘿蔔,隻能賣給我們福田酒樓。」
「這是自然。」
兩個人立了契書,錢掌櫃結了銀錢,一共是三十九兩。
臨走前錢掌櫃悄悄對白夏說:「咱這酒樓,開滿了全國,你這泡菜做好了,將來不愁賣。」
白夏十分感激,對錢掌櫃鄭重一福,「多謝錢掌櫃。」
這其實是一個互惠互利的事情。錢掌櫃得了白家的泡菜,業績衝上去得了大掌櫃的青眼;而白家則賺了錢。
雖如此,該感謝的還是要感謝。
錢掌櫃摸摸自己的大肚子,「別客氣,咱可是自己人。」
又說:「以後有了好東西,都送到店裡來。我先走了,什麼時候來縣城了,來我店裡吃飯。」
白夏送別了錢掌櫃,背上筐子準備去地裡拔蘿蔔。
今天是開年第一個集市,她爺奶帶著二嬸三嬸還有幾個小孩子去鎮上玩去了,順便補充點馬上元宵節要用到的東西。
今日是正月初十,學堂剛好開課,如今家裡隻剩她一個人。
白家種蘿蔔的田在家南邊不遠處,走路不到半刻鐘。
之前做了幾百斤蘿蔔,自家的蘿蔔也就剩個幾十斤,白夏拔了一會兒就拔完了。
白夏擔著籮筐,走在田埂上,心想著還要去收一些蘿蔔來才行。
「小夏回神啦,馬上走溝裡啦。」然後跑過來兩個少年一左一右拉住了白夏的籮筐。
白夏腳步頓住,回過神來,「石頭哥,錦柱哥,你們這是去哪裡?」
「我們準備去釣魚呢。」說著晃了晃手裡拎著的桶和自製釣魚竿。
......「這大冬天的能釣到魚嗎?」你又不是錦鯉體質。
白錦柱撓撓臉,「閑著也是閑著,萬一釣上來了。」
白夏點頭,「嗯,那你們去吧。」
白夏走了幾步路,又喊回來兩個人,「你們家裡還有蘿蔔嗎?」
趙石頭道:「我家的地少,還有個幾十斤吧。」
白錦柱道:「昨兒聽我娘說起,家裡也不剩多少了。」
白夏點點頭,「我想收些蘿蔔,你們回去問問家裡看賣不賣,一文錢一斤收。」
又補充一句,「要品相好的,洗乾淨的。」
兩個人一聽,魚也不釣了,撒腿就往家裡跑。
白夏回到家裡時,方婆子幾個人已經回家了,看到她挖了那麼多蘿蔔都很詫異,「你挖這麼多蘿蔔乾什麼?」
白夏把錢掌櫃來收泡菜的事道出,一家子人都高興起來,胡氏更是急急忙忙就要去地裡拔蘿蔔。
雲氏也想去,被方婆子攔下了,「等老三下午回來讓他去拔。」
趙石頭家裡和白錦柱家裡,中午吃完飯就把蘿蔔送來了,趙石頭家裡得了三十五斤,得了三十五文錢;白錦柱家裡六十八斤,得了六十八文錢。
吃完飯,方婆子又去幾家問了問,每家種的蘿蔔都吃的差不多了,一家也就幾十斤的樣子。
白夏覺得,福田酒樓那麼多分店,每個店裡分一點,沒幾天也就賣光了,因此她想著多收一點。
不過這個不急,先把眼下的蘿蔔腌好再說。
「爺爺,你一會兒去訂幾個五十斤的泡菜罈子吧。」
「成,我現在就去。」
白老頭沒走多久,福田酒樓就拉來了五輛馬車,領頭人是福田酒樓的小二,「小李哥,快進屋裡喝杯熱茶。」
小李子跟白夏也挺熟的,也不跟她客氣,一口喝完了茶道:「東西在哪裡,那府城來的人還在縣裡等著呢。」
白夏知道他急,帶他進了後院庫房,「都在這裡了。」
小李子看著這麼多罈子,抹了把臉道:「這得兩趟拉。」
白老二白老三過來幫忙,幫著車夫把馬車趕到了後院。
有幾個來賣蘿蔔的壯漢也主動過來幫忙。
白老二道:「多謝你們幫忙來了。」
幾個漢子笑罵道:「咱一個村的客氣什麼,我還要多謝你家收蘿蔔,讓我家又賺了錢呢。」
幾個人說說笑笑間,把馬車裝滿了,小李子道:「我先把這些送回去,一會兒再來一趟。」
白夏和方婆子忙著給人秤蘿蔔,最後算下來一共有四百斤。
村口大榕樹下,坐著一群人正在討論老白家的事。
「白天心家發了發了,看那幾兩大馬車拉走了不少罈子,也不知道做的什麼。」
「今天他家裡收了幾百斤的蘿蔔,肯定是做的蘿蔔。」
「這蘿蔔不是炒就是煮,他們是怎麼做的呢。」
「這個誰知道呢,聽說是她家那個丫頭做的。」
還有人一臉羨慕道:「這家的丫頭怎麼這麼厲害,要是我家丫頭也這麼厲害就好了。」
就有人嘲笑道:「得了吧二賴子,聽說白夏丫頭為了做這些吃食,禍禍了不少好東西,就你家這摳唆樣,肯讓你丫頭禍禍?」
周圍的人頓時大笑起來。
二賴子也不惱,「說的好像你家捨得一樣。」
笑聲一頓,確實不捨得,也就白天心家裡寵那丫頭,捨得給她禍禍。
又有人開口道:「這白家人也是不知道族親,有那麼好的賺錢法子也不告訴我們,就收點蘿蔔,能賺個幾文錢。」
說話的是張婆子的男人白天石,此話一出,就有幾個人附和著點頭。
其餘人卻都不接他的話頭,誰家有賺錢的法子不是捂得緊緊。
他們雖然羨慕,心裡也酸,但不是那種強佔別人家買賣的人。
白家人可不知道自家的買賣被村人惦記了,不過知道也不怕,他們要是敢來,白家人就敢把他們打出去。
晚上吃飯的時候,白夏突然道:「看這個情形,咱家的泡菜應該是賣得很好,今年我們多種些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