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京都一片歡騰,無論是名流貴族,還是百姓平民,盡數湧上街頭,歡度新春。
整個京都,被喜氣洋洋的氣氛所籠罩着。
而千裡之外的南境姑蘇城,卻彌漫着濃烈的血腥味,喊殺聲震耳欲聾。
由帝黨和京畿駐軍,抽調組建而成的兩萬先鋒。
趁着除夕夜,對姑蘇城發動了奇襲。
領兵大将的,乃是原駐城軍大将,孫波。
孫波心裡很清楚,他能夠奔赴前線,乃是此生雪恥,東山再起最後的機會。
隻要能夠立下赫赫戰功,便可洗清昔日擁趸李雍的罪過,重新成為京中大将。
盡管上峰的命令無比明确,孫波的唯一任務,就是向姑蘇城施壓。
若無必要,絕不能對姑蘇城采取任何軍事行動。
可是……
立功心切的孫波,經過半個月的刺探,基本确定了姑蘇城内,守備松懈,所有守軍,都在籌備春節。
此時,正是攻城的最佳時機。
盡管經過長時間的部署,姑蘇城内的守兵,保守估計都有五萬。
兩萬打五萬,而且還是攻堅戰,這絕非明智之舉。
但孫波卻笃定,可以出奇制勝,必定能夠趁着守軍松懈,一鼓作氣擊潰敵軍。
戰鬥從清晨打響,一直持續到了傍晚。
位于後方大營的孫波,不斷得到前線送回來的緊急軍情。
“将軍!
攻城不利!
”
“敵軍守備堅固,我方難以攻克。
”
“将軍,前線五百死士,已經全軍盡沒,後方的五千攻城主力,也已經死傷過半。
”
“前線将領請求将軍,撤兵!
”
聽到前線接連傳回來的噩耗,孫波面如死灰……
他知道姑蘇城固若金湯,想要攻克,必定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卻沒想到,自己的大軍,竟然連牆頭都無法攻克。
如今已經死傷超過三千人,再打下去,無論是鬥志還是體力,都已經達到極限,再打下去,已經毫無意義。
孫波雖心有不甘,卻還是下令撤兵了。
這兩萬大軍,畢竟是精銳。
死傷三千,撤回來的兵馬,清點過後,竟然真的有一萬七,其間并無逃兵。
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隻要重振旗鼓,這個代價還能夠承受。
而就在孫波,準備下令,全軍休整,化主動為被動,采取全面防守态勢之際,噩耗卻再次傳來。
傳令兵氣喘籲籲地沖到孫波面前。
“将軍,不好了,敵軍派出騎兵,朝着我方而來!
”
什麼?
!
聽到這話,孫波再也坐不住了,他猛然站起身,喝聲質問:“來了多少人?
!
”
傳令兵眼神迷茫且絕望:“不……不好說,至少有兩千人以上。
”
兩千騎兵?
!
今天明明是除夕夜,所有人都沉浸在新年的喜悅中,為何姑蘇城能夠一口氣派出這麼多騎兵?
難道……
對方早就料到,除夕夜可能發生交戰,自始至終都有兩千騎兵枕戈待旦,随時進行反撲?
孫波手裡雖然有一萬七千大軍,可畢竟剛剛經曆了戰敗,士氣已經落到了谷底。
趁着士氣恢複之前,不能再輕易打仗,否則極有可能把整個大軍拖垮。
而對方卻根本不給孫波喘息的機會。
兩千騎兵,想要擊破孫波的大軍根本不現實,但卻可以對先鋒大軍的士氣,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一旦士氣崩了,這先鋒軍的戰鬥力也就差不多到底了。
孫波不敢遲疑,連忙下令。
“速速傳本将軍的命令,陣線收縮,步卒全力防守,騎兵前出,迎戰敵軍。
”
孫波畢竟是駐城軍前大将,雖然局勢險峻,卻并未因此亂了陣腳。
以眼前這種局勢,想要渡過難關,最好的辦法,就是保存步卒。
而步卒應付騎兵,必須結成緊密陣型。
一旦步卒結陣,騎兵也就沒辦法再輕易破陣了。
由于先鋒大軍的駐地,距離姑蘇城太近了,不到一個時辰,兩千騎兵就殺了過來。
面對騎兵的瘋狂襲擾,步卒隻能拼命抵禦,隻要扛過對方馬力最充沛的階段,就可化險為夷。
就在雙方激戰之際。
距離戰場不足二十裡的山坳裡,蟄伏着一支八百人組成的騎兵。
所有戰馬,全部拴在山下林間,并且進行了周密的僞裝。
而八百将士,則在準備甲胄武器。
這支部隊,早在半個月前,就已經到達姑蘇城,正是北溪輕騎。
他們作為北溪遠征旅的一部分,由秦風親自下令,調撥出來,前來姑蘇城,進行前期偵查和試探性進攻。
帶隊之人,正是昔日與秦風在北狄浴血奮戰,已經官升天機營衛士副統領的張振海!
“将軍!
孫波大軍,遭到敵兩千騎兵突襲,正在苦戰。
”
聞言,趙振海面無表情,坐在石頭上,大口大口地啃着面餅。
“不必理會。
”
“兩千騎兵,乃是襲擾戰術,無法擊潰孫波大軍。
”
“孫波大軍,以步卒為主,步卒結陣,區區輕騎,難以撼動。
”
“孫波更是昔日大将,軍事素養超群,貌似苦戰,實則不動如山。
”
說到這,趙振海突然想起什麼,随口問道:“辎重營何時到?
”
“今天就是除夕夜了,媽的,老子們的好肉好菜,為何還沒送來?
”
趙振海心裡窩着火,暗罵辎重營怠惰,明明半個月前,他們就已經到了姑蘇城地界。
半個月時間,辎重營還不到?
兵貴神速,而北溪遠征旅,更是神速中的神速,辎重營若是拖了後腿,張振海必定要去秦風面前,好好告他們一狀。
在場的其餘将士,也是罵罵咧咧。
“王爺在心中都說了,就算是奔赴前線,該過節,還是要過節。
”
“我等輕裝上陣,隻随身攜帶了些幹糧,這大過年的,總不能讓我們啃餅子吧?
”
“酒就算了,肉湯至少要整上幾口。
”
“辎重營那幫混蛋,又在磨洋工!
”
就在衆人怨氣沸騰之際,傳令兵再次出現。
“來了!
來了!
”
趙振海眼睛一亮:“辎重營來了?
”
傳令兵搖了搖頭,連忙解釋:“姑蘇城的援軍又到了,目測一千多人的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