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争論不休之際,戰況卻是每天都在發生着變化。
秦風派出的兩萬騎兵,兵分兩路,目标都無比明确,就是沿途招兵買馬,擴充兵力。
無論是秦風在大梁的威望,還是這場北伐戰争對百姓造成的苦難,都令這兩萬騎兵的進軍十分順利。
這兩支部隊,像是滾雪球一般,人數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
同一時間,定陶縣的軍情已經危機到了極點。
随着後勤不計被完全斬斷,留守在定陶縣的部隊,已然開始從内部發生瓦解。
秦風抓住時機,直接将安遠縣的守軍派了出去,開始對定陶縣展開強攻。
由于缺乏補給,再加上士氣嚴重受損,定陶縣守軍的戰鬥力已經大打折扣。
面對秦風突如其來的猛攻,潰敗速度,要遠遠超過所有人的預料。
秦風甚至直接在柳明等人的掩護下,親臨戰場,指揮着部隊,對定陶縣展開圍攻。
經過一天一夜的鏖戰,定陶縣防守最薄弱的東部防線,率先被撕開。
在步弓手的掩護下,一個個雲梯被搭在了城牆上,北境士兵魚貫而上,緊緊經過數個時辰的鏖戰,就徹底拿下了定陶縣東側城牆。
随着城牆一丢,這場戰争就基本已成定局。
由于物資匮乏的緣故,城内守軍根本就無法與秦風打巷戰。
經過兩天的城内作戰,最終隻剩下趙玉龍所在的縣衙還沒有被攻克。
此時縣衙已經被團團包圍,秦風親自來到縣衙處,望着裡面還在負隅頑抗的守軍,秦風也不啰嗦,直接下令讓重甲戰卒強攻進去。
由三十名身披重甲的将士,組成的先鋒小隊,直接舉着盾牌,強行撞開了縣衙大門。
先鋒小隊的沖入縣衙,與其中同樣身披重甲的守軍展開了激烈鏖戰。
隻可惜,由于雙方人數相差懸殊,秦風這邊的重甲戰卒若是體力耗盡,則可以立刻撤下來,換上其餘體力充沛的戰卒頂上去。
而縣衙裡的守軍,卻已經是孤軍奮戰,隻能硬着頭皮,咬着牙往下打。
随着體力耗盡,重甲就成了累贅,很快就演變成了單方面的屠殺。
就在這時,隻聽一聲巨響,一名重甲戰卒直接被掀翻。
循聲望去,隻見其中走出來一個身披将校铠,手持步槊,腰跨小金瓜的男人,正是趙玉龍。
即便是身陷絕境,趙玉龍依舊沒有任何投降的打算,他依靠手裡的步槊,不斷将面前的重甲戰卒捅開。
經過激烈而短促的戰鬥,步槊應聲而斷,趙玉龍立刻從腰間拔出小金瓜,準備近身肉搏。
隻可惜,現場的重甲戰卒,根本不給趙玉龍任何機會。
他們手裡的長柄斧,大刀和步槊,從四面八方朝着趙玉龍劈砍而去。
由于都是長重兵器,再加上全員身披重甲,就算是趙玉龍骁勇善戰,個人武力驚人,仍舊無法改變頹勢。
既然他無法依靠手裡的小金瓜,速殺面前的重甲戰卒,那麼面對周圍十幾個重甲戰卒的圍攻,也隻有束手就擒的份兒。
轉眼間,趙玉龍胸前的護心鏡就被打飛,緊接着大腿也被狼牙棒狠狠的砸中。
噗通。
隻聽一聲悶響,趙玉龍的右腿已經被砸斷,不受控制的單膝跪地。
重甲戰卒把握住機會,一擁而上,将趙玉龍按在地上,牢牢壓制住。
目睹了整個經過的秦風,邁步來到趙玉龍面前,居高臨下的注視着他,眼神流露出一抹不舍,但更多地卻是憤怒。
“玉龍,你跟随在我身邊這麼久,難道就一點教訓都沒有吸取嗎?
”
“從你對我北境百姓下手的那一刻,你我就已經成為死敵,昔日兄弟,落得今日這幅田地,值得嗎?
”
面對秦風的詢問,趙玉龍并沒有展露出敗軍之将的憤怒或是悲哀,相反,他的眼神依舊無比堅定。
“秦兄,縱觀天下,唯有輸在你手裡,我心服口服。
”
“至于對百姓下手,這也是被逼無奈的事情,畢竟我需要打赢這場戰争。
”
“這場注定失敗的戰争。
”
從趙玉龍擔負起北伐戰争的前線大統領那一刻,他就對這場戰争不抱有太大希望,但是身為将領,他又必須竭盡所能的獲勝。
正所謂,盡人事,聽天命。
而現實卻是,他沒能力挽狂瀾,如今兵敗,趙玉龍也無怨無悔,畢竟他已經嘗試過。
“秦兄,殺了我吧,我絕不會恨你。
”
感受到趙玉龍的堅定目光,秦風不由陣陣心痛。
畢竟自始至終,趙玉龍都沒有半點自私自利,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梁的未來着想。
他和秦風的目标是一樣的,都是為了能讓大梁百姓擺脫戰争的苦難,徹底過上好日子。
隻可惜,昔日的兄弟,走的卻是完全不同的兩條路。
如今再次重逢,卻已經是兵戎相見,生死離别。
秦風并未下令讓戰卒放開趙玉龍,畢竟以秦風對趙玉龍的了解,為了獲得這場戰争的勝利,趙玉龍肯定會毫不猶豫的幹出“擒賊先擒王”這種事。
哪怕站在他面前的人,是曾經生死與共的兄弟。
秦風搖頭苦笑:“玉龍,這場戰争即将結束,雖然你看不到了,但是你放心,你所希望的盛世,依舊會來臨。
”
聽到這番話,趙玉龍也笑着點了點頭。
“秦兄,我相信你……”
秦風閉上眼睛,深吸了口氣,縱使有萬般不舍,他也必須對那些死去的北境百姓負責。
秦風緩緩轉身而去,與此同時,戰卒則将縣衙大門關上。
片刻過後,秦風站在定陶縣的城門樓子上,俯視着已經被完全打垮的守軍,卻絲毫沒有大戰告捷的喜悅。
相反,他的心情無比沉重。
就在這時,柳明來到秦風身邊:“秦王,趙玉龍已經魂歸故裡。
”
聽到這話,秦風傷感的眼神驟然堅定:“結束吧,讓一切結束。
”
“我不希望再有任何人,因為梁帝而被迫站在我的對立面。
”
“傳我命令,全軍進行休整後,開始向京都推進,一勞永逸的結束這無休止的戰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