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好心大爺幫忙做成第一筆生意,接下來的就順利許多。
真正來買的人都是識貨的,也不多說,問好價錢就兩斤五斤十斤地買。
零星幾個婦人也會講價,但見問幾句不成後也買了。
就這樣臨近中午,他們的地木耳幹就賣得見底了。
元滿的小背簍裡邊也裝滿了銅闆,用手一撈嘩啦啦地響。
元武和方萍都高興得不行,他們還是第一次摸見這麼多銅闆。
更重要的是他們自己賺的。
元滿仔仔細細開始算一遍,一共兩百七十五文錢。
那邊大爺好心給了草繩過來,讓元滿串起來好算數。
元滿就串了五串的五十文,一串的二十五文。
方萍前幾日采地木耳的時候都隻采一上午,所以她采的地木耳曬幹後隻有五斤,正好能賣二十五文錢。
所以那一小串的銅錢就交給她。
方萍将它放進自己的小背簍裡邊,喜得見牙不見眼。
她高興地直笑道:“沒想到我也能自己做買賣賺這麼多錢啦!
一會兒我請阿滿和武子哥吃好吃的好不好?
”
方萍還是一如既往的大方。
元滿笑着道:“要請也是我們請你,我們掙的比你多呢。
”
那樣她也算是替原身多還人情。
元武也點頭道:“是啊,再請李叔吃點東西吧,咱們多虧了他!
”
人家又是替他們找攤位,又是替他們觍着臉托人照看他們,身為同村的長輩,他做的足夠好了,讓元武很是感激。
元滿點點頭,又看向一旁正招呼客人做生意的和善大爺,也小聲和他們道:“還有那邊的大爺,幫了咱們不少呢!
”
元武和方萍都贊同地點點頭,三個孩子一拍即合打算把剩下的那不到半斤的地木耳送給隔壁攤子的和善大爺。
剩下的這點挑剩下的零零碎碎也不好賣了,還有的就是人家真挺照顧他們的。
于是元武和方萍收拾東西就等着李大叔來,元滿正低頭打算将剩下的地木耳幹湊一湊,和大爺說一聲給他倒在剛剛那背簍裡。
結果面前突然有人停下腳步,元滿頭也不擡地道:“今天已經沒貨了喲,下回有緣我們還會過來擺攤的。
”
她還以為是剛剛那些被親朋好友招呼過來幫襯的人呢。
結果聽見好聽的少年音帶着笑意響起,“這不是還有些麼?
”
這聲音有些熟悉,元滿擡頭一看就瞧見周煜正站在她攤子前,還有他身後的流光笑得燦爛,正對着她微微俯身問好。
“啊,是你們啊。
”元滿反應過來,站起來笑着道:“好巧。
”
“嗯,好巧。
”周煜也笑,其實并不巧,他今日還在上學,一切隻因那位老先生學識淵博,他想再仔細聽一遍他的課,總覺得如今再聽一遍,頗為有所頓悟。
結果流光過來彙報說是哨子瞧見元滿他們又來鎮上,他這才在匆匆在老先生奇怪的目光中請假溜出來了。
周煜是心滿意足了。
那邊的元武和方萍卻已經不再交談,變得拘束起來。
周煜似乎是察覺到他們的不自在,但礙于想要與元滿聊天,便對着他們和善笑笑,又對元滿道:“你們剩下的這點賣給我吧,你們也能早點回去。
”
今年這段時間都會是大晴,快正午太陽更是猛烈,他想讓她快些回去,說實話若不是他晌午還有要事在身,他巴不得太陽更猛點,他好有由頭邀請他們去茶樓坐坐。
元滿不知道面前人的小心思,隻感歎這小子還是一如既往地好心腸啊。
元滿對周煜的印象也更深了些,但她也頗為為難,想起之前他借給她的小褂子,又想想幫她的大爺。
最終還是開口道:“怕是不成,早上我們過來時隔壁大爺幫了我們不少忙,剩下這點兒我打算送給他。
”
她想想還是将剩下的地木耳幹送給大爺。
周煜家肯定不缺這點東西,他要買她的東西也是為了幫她。
而她想要還人情倒不如還點别的,大爺那邊以後還能不能碰着還不知道呢。
周煜聽見這個看向那邊正在招呼顧客的老大爺,了然笑道:“我原也是想幫你個忙,既然這些餘貨有了去向,那你們也早點回去吧,再晚些太陽可烈了。
”
小少年語氣中的關切并不隐瞞,透着真情實感。
“嗯,我們這就打算回去了,對了,你呢?
你怎麼會在這裡?
”
元滿面對他的好意也是笑着回答的,語氣帶着些疑惑。
照花承恩那小子說的話,這時候他不應該在學院裡邊嘛?
今日可不是他們學院放假的日子。
對于元滿的關心,周煜顯然很高興,他道:“我外出有點事兒。
”至于他偷翹課過來見她則是壓根就不能提的。
倆人就這麼不冷不淡地說了幾句話,仿佛就像似偶遇的好友一般。
流光心中連連感慨,自家少爺這一路上匆匆忙忙就是為了見她一面,生怕和他們錯過,真是太難了。
周煜很克制,知道元滿性子敏感,太過于猛進反而會讓她防備,這一世,溫水煮青蛙才是追妻良計,所以他沒聊幾句就帶着流光告辭了。
他心中估摸着下回見面,他應該能邀請她一起遊玩或是介紹店鋪給她,也省得她在街邊擺攤風吹日曬的。
元滿見狀想請他吃東西的話也壓下,笑着目送他們離開。
她歎道下次有機會再還人情吧。
送走主仆二人,元滿将剩下的地木耳送給老大爺,惹得大爺連連拒絕,但元滿和元武堅持,他這才受了。
他将剛剛客人給的銅錢扔進錢簍子裡邊,才想起什麼好奇笑道:“小丫頭方才見你和周家少爺閑聊,你們這是認識呢?
”
元滿正坐下等李叔過來接他們,聽見大爺這麼問就含糊笑道:“前些日子遇見過幾次,說了兩句話。
”
大爺看見她标緻的樣子,想起花家那小子的脾性,那幾個孩子又經常在一起,認識其中一個就相當于認識他們一圈人,倒也沒覺得多奇怪他們認識,隻笑道:“周家人挺好的,祖上本也是窮人發家,對咱們這些人也很寬待,一點也沒有富家人的脾氣。
”
他說起話頭就沒停下來,接着對周家侃侃而談。
從周家祖上怎麼發家的故事又說到周煜這一輩現狀的故事。
元滿從大爺口中得知,原來周煜他家來頭也不小啊。
他祖父是從前開放海上貿易後首批前往外洋以貨換貨的商人。
隻能說先機都是得把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