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籠中雀:惹上偏執兄長逃不掉

第105章 發覺

  其實還有很多東西。

  南江百姓知道衙門裡住着救他們性命的仙子,每日都往衙門口放很多東西。

  貴重有金銀首飾,禮輕情意重就有自家種的瓜果蔬菜,親手做的荷包墜子。

  他們夜裡偷偷放,衙門裡也找不到人。
林林總總攢下來不過半月,也堆滿了整間屋子。

  沈清棠抿唇笑,“瓜果蔬菜,衙門裡平日做菜,我已經吃了。
至于那些東西嘛,我便不帶了,勞煩江大人日後尋見它們的主人,再将它們還回去。

  “好。

  江齊言阖首應下,又從袖中取出一個沉甸甸的荷包交給她。

  “這是什麼?

  沈清棠打開,裡面滿滿的小銀錠子。

  江齊言解釋,“這是我這幾年攢下的積蓄,不多,還望陸姑娘不要嫌棄。

  他輕聲道:“陸姑娘這一走,往後也不知道何時才能相見。
姑娘的恩情江某無以為報,想了想,暫且也隻能用這樣的俗物來報答姑娘。

  出門在外,銀錢總是需要的。

  沈清棠也不推拒,收了下來,“多謝江大人。

  隻是她也笑,“我這一拿走,江大人可真是兩袖清風了。

  南江城門還在封鎖,城中尚有瘟疫未好全的百姓。

  但沈清棠和采薇有了江齊言的吩咐,已經可以從城門出來。

  她們仍做男子裝扮,先回了趟永泉村。

  當日送落月就診去的倉促,很多東西都擱置在了這裡。

  租屋子的莫大娘卻不在,有留下來的街坊四鄰說,她家閨女也得了瘟疫,一家人進了城,如今被困在南江城裡。

  又好奇問沈清棠,“你們不是也送妹妹進城醫治去了麼?
怎麼沒有被困在裡頭?

  沈清棠笑吟吟接話,“我們沒去南江城裡,送我們過去的車夫說他家在石邑,那裡有個大夫醫術高超,我們便跟着他過去了。

  石邑是南江臨近的城鎮。

  “後來我們聽說南江起了瘟疫,可是吓到了,不敢過來。
這不是,拖拖拉拉到了現在,聽說南江城裡的瘟疫已經沒了。
我們這才敢回來收拾東西。

  她話裡毫無纰漏,眼神又格外誠摯可親,衆人都不疑有他。

  沈清棠取了塊碎銀交給街坊,“這是這幾月的租錢,我們趕着去和妹妹會和,等不到莫大娘回來了。
這錢還麻煩嬸嬸替我交給她。

  “哎呦……”

  那嬸子接過碎銀,滿是唏噓,“你們都沒住過幾日,還交這幾月的租錢,這不是白花的冤枉錢麼?

  “應該的。
”沈清棠笑道:“雖沒住下,但我們的東西還放着呢!

  可是屋子裡的東西已經被偷得七七八八了。

  幾月空置無人,早有人起了心思過來偷盜。

  包袱箱籠均翻得亂七八糟,就連桌上略齊全些的茶盞杯碗也叫人摸了去。

  沈清棠和采薇合力将架子床移開,底下的青石磚是空的。
打開來,裡頭藏着的金銀細軟都還在。

  沈清棠長長籲了一口氣。

  好在她離開之前起了防備的心思,将這些東西藏得嚴實,不然主仆倆就要流落街頭了。

  采薇卻是看着滿屋狼藉忿忿不平,“還說此地民風淳樸呢!
結果就是這般純樸,就隻差沒把房頂掀了去。

  她現下算是看明白了,出門在外,防人之心是萬萬不可無的。

  也暗暗慶幸。

  若不是跟着自家姑娘,就憑自己這沒心機,三言兩語就能讓人糊弄住,随意吞吃了去。

  “你可是小看你了。

  沈清棠笑她,“說不定被人賣了還得給人家數銀子呢!

  她此話不假。

  來南江的路上,她們曾遇見老婦人沿途行乞。
采薇也是好心,見她可憐,要贈她吃食。

  那老婦人卻搖頭不要,說自己上了年紀,牙口不好,咬不動烙餅。

  又說,“公子若是當真可憐我,就到前頭的小店裡給我端碗清粥吧。

  她神情當真可憐,“我老婆子已經好幾日沒有吃過東西了,餓得慌勒,求公子發發善心。

  采薇見她所指的粥棚不遠,剛準備過去,就被提前察覺的沈清棠拉回了馬車裡。

  “公子?
”采薇不解。

  沈清棠微微撩起車簾一角,解釋給她聽,“你仔細看那阿婆袖口底下,可是綢緞?

  采薇細細瞧,果真是綢緞。

  尋常人哪用得起綢緞,更何況是個路邊行乞的老婦人。

  沈清棠道:“她将綢緞衣裳藏在破麻布衣裳下,定是不想讓人看出來。
你想想,她連買綢緞的錢都有,難道還會買不起你這碗清粥?

  采薇更不解了,皺眉問她,“她為何要騙我幫她買一碗粥?

  沈清棠落下車簾,“她想要的不是粥,而是要你去粥棚。
這偏僻無人之地,好端端的怎麼會有個粥棚?
想必那粥棚定有蹊跷,或是黑店謀财,或是看上你這臉白細嫩的,可以賣上個好價錢。

  坊間亦盛男風,甭管騙的是男是女,隻消生得模樣好,就不愁沒有出處。

  采薇叫她這話吓住,好些時日都沒敢出去招惹旁人,見着行乞的人也隻顧躲着避開,倒有點草木皆兵的架勢。

  好不容易才在這永泉村裡落下腳,如今又要喬裝出行了。

  她們不走陸路,改行水路。

  這天寒地凍,江風也大,主仆倆都縮在客艙裡取暖,看船從濤濤江面急行過。

  不消幾日,便已離南江千萬裡。

  南江城瘟疫剛過,消息便遠傳去了上京。

  朝廷裡紛紛揚揚,都在說這所謂“仙子”一事。

  裴琮之偶然聽見,也頓住腳,他臉色還是淡淡的,漠然問,“仙子?

  有眼力見的官員立即上來,殷勤解惑,“什麼仙子,不過是百姓愚昧無知,編出的名堂。

  “下官倒是聽說,好似是從前陵川出來的,也不知為何,她的血對治療這瘟疫有奇效。
這不是,一傳十,十傳百,就被傳出了仙子的名頭來。

  他說得興起,渾然沒有察覺到裴琮之即刻變了的神色。

  等那官員絮絮叨叨說完話,一擡頭,就隻見裴琮之拂袖匆匆離去的背影。

  他快步出宮上馬車,語氣冷凝,吩咐硯書,“把此前關于南江瘟疫的文書都送來書房,再将此次随太醫院一同過去診治的醫正叫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