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改造廢物老公,從20歲開始養老

第一卷:默認 第 163 章 都該獨立了

  林宏個臭小子把寶貝的籃球放在車籃裡,咧着張大嘴騎自行車沖到前面去,沒一會兒連影都看不見了。

  等他們回到家,得到消息的林父林母一家子已經都來到門口等着接孩子。

  徐東升拍拍身上頭發上的灰塵,把東西給搬進去。

  “小姑姑!”

  林慧從包裡掏出來幾個鐵皮玩具,“一人一個,不許搶啊。”

  “噢噢噢——玩具,謝謝姑姑!”

  林小志已經八歲了,還是第一次玩鐵皮玩具汽車,興奮極了。

  林宏拿出籃球在地上拍了一會兒,發現地不平不好玩,開始呼朋喚友,“走,我們去學校裡拍球!”

  “小叔叔給我拍一回!”

  “我也要我也要!”

  康康平平就喜歡跟在大孩子後面玩,也拿着自己的玩具車撒開腿就跑出去。

  林母提醒林宏,“不能隻顧着玩,要看着小孩兒!”

  林宏遠遠地應一聲,“知道了!”

  她回頭埋怨,“怎麼給他買這麼貴的東西?”

  林慧解釋,“學校裡都要上體育課的,男孩子多打打球,能長高長壯。”

  小兒子上了初中後就難得回家,她剛剛看一眼,好似肩膀是真的長開了些,“是長大了。”

  林慧把衣服拿出來,都是深藍色的,“爹娘你們各一件,試試,這個碼數應該都能穿下。”

  林父接過衣服,摸摸面料,臉上笑成一朵菊花似的,“你怎麼還帶回來給我們,今年我們家也都做了新衣服。”

  “是啊,聽你小弟說鋪子裡生意很不錯,留着賣錢多好啊!”

  徐東升笑着說,“錢是永遠也掙不完的,如今家裡有那個條件,穿幾件新衣服也應該。”

  林父笑呵呵地把身上那件袖口都給磨花了的衣服脫下來,套上。

  “都沒有穿過你們年輕人的衣服,感覺有點奇怪......”

  大家都笑了,讓林母也快點換上,兩個站一起,真像年輕了四五歲。

  二嫂摸着布料,“這衣服好,多大年紀都适合穿,看爹娘穿上都不像是咱山裡人了,不說話都能當城裡人。”

  林母有點不好意思,手指一直摸着胸前的繡花。跟老頭子結婚的時候,一身沒帶補丁的半新衣服,拎着包裹就嫁了。這麼多年,就沒穿過這樣鮮亮的新衣服。

  女人們在一邊聊新衣服,徐東升問起兩個舅子鎮上飯店的情況。

  大衆飯店一個月前就要恢複供應兔子了,隻不過徐東升家的兔子還沒養成。林家這邊倒是能供應,但量還上不來,每五天送五隻兔子過去,勉強能給老客解解饞。

  看林家老實,大衆飯店挺滿意,連着雞也收了十幾隻。

  家裡現在有了錢,準備年後蓋新房,随着孩子慢慢長大,家裡房子不夠住。

  等蓋好新房,估計也就要分家過日子了。

  飯桌上,林慧問家裡的房子想蓋成什麼樣?

  他們這邊的地倒是挺廣的,橫排豎排都能蓋出五六間屋子來。

  林慧給安安喂了塊肉,讓她自己拿手抓着啃,想了想,開口,“爹娘,哥嫂,我有個建議你們要不聽一下?”

  衆人筷子都停下了,看着她。

  “家裡以後要分家了,山上的果樹還有家裡的雞鴨兔子這個相信你們都有數。我是有個想法,假如你們一分為二,總也會有頭碰頭腳打腳的時候,到那會兒,咱自家争,給外人把錢掙了去那就夠嘔心的!”

  “不如你們把家裡的生意分開做。”

  “我打個比方,假如大哥想留在家裡頭,就出錢把家裡的果樹、雞鴨兔子給買下,以後掙多少錢都是大哥家的。大嫂還可以在家開個小賣部賣點雜貨掙錢。”

  “假如二哥要出去闖,那就拿大哥買果樹家禽的錢當本錢,在外面買鋪子。”

  “大哥在家裡收山貨賣給二哥,二哥在城裡批發雜貨回來給大哥的小賣部。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裡,你們都有得掙,還能相互扶持,相親相愛掙大錢。”

  其他人還沒反應,林二哥林二嫂就拍手,“我覺得這樣可行!”

  顯然他們也是早有想法要出外面去掙錢了。

  林大哥本來就傾向于守成,一想,在家給爹娘養老,還能掙錢,也心動了。

  林宏忍不住插嘴,“姐夫家的鋪子買的就很好,咱們也跟着買,一定不會差!”

  三姐當面把他的工錢交給了娘,說是自己靠雙手把學費給掙回來,他現在可膨脹了!就覺得做生意掙錢最光榮!

  林慧解釋,“我們家現在這個鋪子是因為運氣好碰上了。還是得看二哥二嫂手裡有多少本錢,要是不夠,先在鎮上或買或租房子也成,一口氣吃不成個胖子,以後慢慢再往外走。”

  “不過你們得盡快決定,東升大哥二哥去鎮上看過鋪子了,年前好位置的鋪子一年租金大概有個八九十塊錢。年後可能會漲也不一定。”

  她又補充了一句,“即便是年後不漲,以後肯定也是會漲的,這是能夠預見的事情。做買賣的人隻會越來越多,不會變少。”

  大嫂二嫂跟這個小姑子關系也好,不是喜歡攪混水的人,知道她是真心為着娘家好,更别說她自己爹娘兄弟了。

  總之林家人很相信林慧的話,之前聽她的話養兔子掙了不少錢,這回他們也願意聽下去。

  林父抹抹嘴,神色認真,問她,“你說的那個小賣部好做嗎?”

  “村裡缺什麼我們就去城裡批發回來,要是家裡缺包鹽缺盒火柴,你們是甯願走大半小時走山路還是願意多花一兩分錢來咱這買?”

  大嫂開口,“我要是手裡不困難,肯定是不心疼這一兩分錢。”

  “是的,這就是個小本買賣,但是積少成多啊。而且我們要是後面要賣點貴的東西,提價就是按幾毛錢計算了。”

  林父覺得挺合适,“要是你們沒空,我們兩個老的守着也成,在家坐着就能掙錢,一天别說幾毛錢,就是幾分錢都好。”

  林母也點頭,她又不愛跟人聊閑事,有時候看孩子都覺得無聊。

  大哥大嫂越聽越心動,“那這個小賣部怎麼搞呢?”

  “要搞起來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蓋房子的時候單獨蓋一小間屋子朝外大路方向,有個七八平就差不多了。然後靠牆的木架子你們可以自己打,買回貨物了往上擺整齊,有人來買收錢就成。一點不麻煩。”

  “難的地方在于進貨,得找商家,還得比價,可能要出遠門,這方面咱得慢慢來。”

  “還有一點,就是嫂子你得硬氣,做生意的脾氣就不能軟。村裡都沾親帶故的,時不時就過來跟你賒賬,那你這生意是給自己做還是掏錢給他們花呢?”

  林母搖頭,“誰來都不行,我去說,哪有不給錢就拿東西的,又不是土匪。”

  大嫂抿着嘴唇,點頭,“不給賒賬!”

  說完家裡的事,二哥二嫂又問起林慧城裡的情況,徐東升跟林宏偶爾插幾句嘴。

  明明隻是“提個建議”,一頓飯吃下來,差不多都确定好了要做......

  晚上睡覺時,徐東升眼睛亮亮的,看着林慧,“老婆,你說那小賣部,可不可以給我爹娘也搞一個?家裡老宅都空着呢!”

  林慧笑,“可以啊。”

  她沒法把婆家人當娘家人一樣掏心掏肺,但是對于男人來說不一樣,那也是他的親生父母。

  孝順總是沒有錯的。

  老人就是要找事情做,身體才會越來越健康。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