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地瓜不能多吃,吃多了燒心而且不好消化,」白夏捏了捏白錦西的小鼻子,「而且吃多了還會放很多屁哦。」
白錦西捂著屁股,「噗......」地放出一個屁。
頓時哄堂大笑,小西則不好意思地躲在他爹懷裡去了。
白家這邊滿堂歡笑,縣衙裡卻是一片愁雲慘淡。
龐師爺和一眾幕僚都在等著周勉的指令,周勉坐在辦公桌後,一手扶額,眉頭緊皺,神情抑鬱。
一旁有幕僚疑惑道:「咱這地界前幾年免稅,也就今年風調雨順,備用糧倉剛填滿,怎麼今年突然來調令從我們這邊調糧過去?」
周勉忍著怒火開口道:「還不是那個老東西!」
周邊人都噤了聲,他們大人和傅丞相的恩怨那是說十年都說不完,隻要能給對方挖坑都是不遺餘力。
周勉煩躁的抹了抹臉,一張俊臉都被他抹醜了,「行了,你們先回去吧,明天再說。」
說完當先離開了。
錢韻看著他一臉抑鬱的回來,柔聲問道:「遇到什麼事了?」
周勉狠灌了一杯水,是薄荷飲,心裡的急躁稍微降了下來,「還不是傅泰來那個老匹夫。」
錢韻輕輕地揉捏著周勉的肩膀,讓他輕鬆輕鬆,「要不要給家裡去一封信。」
周勉搖頭,「旨意下來了,肯定是家裡沒有攔下來。」
周勉握緊妻子的手,略顯疲憊道:「別捏了,就寢吧。」
翌日,白夏早早把東西備好,還給周勉準備了一筐紅薯,
「爹,這個送給周大人,就說我請他嘗嘗咱國內的紅薯,是不是比番邦進口來的甜。」
「還有,把這封信交給周大人。」
白勇聽不懂什麼進口不進口的,隻知道送給周大人就完了。
「好嘞,爹知道了。」
白勇有過多次給周大人送禮的經驗,這次也是駕輕就熟,把東西送到門房,「這是家裡種出來的新吃食,請大人和夫人吃個新鮮。」
門房和白勇也很熟了,主要是每次白勇給周大人送東西都不會少了他們的,也很給面子,白勇一走就把東西送到了錢韻面前。
每次白家送來的東西,錢韻和周勉都讚不絕口,錢韻身邊的人也會來事兒,白家的東西立馬就送到了眼前。
錢韻有些驚訝,「這是番薯?不是說隻在夏季有嗎?現在都秋季了還有這物件?」
青枝笑道:「奴婢問過了,說是上次府裡送過去的番薯白家人沒捨得吃,發了芽,白家的小丫頭就種到地裡去了。」
說著有些不確定道:「可能這是種成了吧。」
「夫人,這邊還有一封信是給大人的。」
錢韻接過信,上面寫著周大人親啟幾個字,歪歪扭扭的,有點辣眼睛。
錢韻點點頭,「讓廚房蒸一點,並這封信一起給大人送去。」
於是,周勉還在和幕僚們商量著到底怎麼調糧支援的時候,一盤地瓜和一封信被呈到了他的面前。
元寶在一旁解釋:「聽說是白夏把番薯種出來了,請大人您嘗一嘗是不是比藩國的甜。」
周勉想起了那個小農女有些好笑,「既如此,那就請大家一起嘗一嘗吧。」
周勉自己動手剝了一個,「看上去比藩國來的要大。」
「大人,這裡還有一封白夏給您的信。」
「唔,打開看看。」周勉漫不經心地看著白夏的信,一邊吐槽:「這麼醜的字也不知道練一練,看得我眼睛疼。」
周勉一邊啃著番薯一邊看,這要是沒有番薯,我才不會這麼費力地看這封信,實在是字太醜。
突然,他的目光一頓,伸手奪過那封信,把信從頭到尾又讀了一遍。
「哈哈哈哈....國內的番薯果然比藩國來的要甜。真是天助我也。」
周圍的人都被周勉嚇了一跳,幾個人擠眉弄眼,暗想「大人莫不是被上頭弄瘋了。」
周勉笑過以後,大聲宣佈道:「各位,本官已經想到解決的辦法了。」
龐師爺站在一旁,「不知道是何良策。」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說完這句話周勉就站起身來,
「各位吃好了麼,吃好了就跟本官下鄉考察民情去。」
眾人腹誹,你都站起來了,沒吃好也要吃好了。
又想:這大人發什麼瘋,問題解決了嗎?你要去考察民情。
周勉才不管眾下屬的心思,帶著人風風火火往行山村去了。
於是,行山村在上次縣太爺斷案後再一次迎來了縣太爺。
村民們站在遠處觀望,「這次又是誰家犯事了?」
「看那樣子是去白老頭家了,怎麼他家又出事了?」
石婆子在一旁很是興奮道:「肯定是他家犯事了,他家在縣城賣東西犯法了。」
邊上的邱婆子啐了她一口,「你又知道了,別一天天在這裡胡咧咧,仔細爛嘴。」
邱婆子是方婆子的老閨蜜,二人同一村嫁出來的。
還是小姑娘的時候兩個人就要好,此刻看縣太爺進了白家,心中擔憂不已,又恨自己沒本事,不知道如何幫忙。
邱婆子看到邊上站著的錦齊,「齊小子,你快去城裡和你堂叔說一聲,就說家裡出事了。」
白錦齊撒腿就跑。
村長此刻戰戰兢兢地站在一旁,絞盡腦汁地想,想來想去這段時間他們村沒犯什麼事啊。
白家人也是一臉懵逼,不知道縣令大人怎麼突然就造訪了。
白夏正在補覺,被叫醒的時候一臉獃滯,還沒完全清醒就被帶到了周勉面前。
獃滯的圓臉,迷濛的眼睛,周勉看著平常精明的小丫頭此刻略顯呆萌。
周勉手握拳放在唇邊輕咳一聲,「咳。」
白夏眨巴眨巴大眼睛,好似終於回過神。
胡亂一福身,「周大人。」
「聽說你的番薯都成熟了,都收上來了嗎?」
白夏點點頭,「大人要看嗎?暫時都堆在倉庫裡。」
見周勉點頭,白夏走在前頭帶他們去看,「這裡隻是一部分。」
周勉看著這些番薯,個個比他從藩國那裡得來的要大,「畝產千斤?」
白夏點頭,「差不多是這樣吧。」
--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