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男生 曆史軍事 極品小侯爺

第237章 頒布新規

極品小侯爺 夢入山河 3660 2025-01-24 10:49

  “這不是課稅,而是福澤百姓的條例!

  在場文人将布告看了一遍又一遍,眼神盡是不可置信。

  一時間,激烈的争論聲,在布告欄住回蕩。

  白衣書生,臉色漲紅,情緒無比激動:“不可能!
這布告上張貼的内容,必是愚弄百姓!
自大梁建國以來,北溪縣上任的曆屆縣令,無不是雁過拔毛。
即便是最清廉的縣令,卸任時帶走的細軟也足足有三四馬車之多。

  “在下有生以來,從未見過這等官員!

  旁邊穿着粗布麻衣,渾身補丁的窮酸書生,卻眼神炙熱,興奮道:“若是别人也就算了,可今時不同往日,坐鎮縣衙者,乃是秦家少爺。

  見那窮酸書生如此天真,白衣書生不由滿臉鄙夷,低喝道:“若這布告張貼逐條都是真的,我還不如相信太陽會打西邊出來。
天下烏鴉一般黑,秦風若能對北溪縣秋毫無犯,我都不惜上香供奉他,何談這些不切實際的條令?

  “這麼說吧!
若秦風能做到布告上的條令,在下願籌資為秦風建造祠堂,世代供奉!

  見在場文人争論的面紅耳赤,周圍的普通老百姓更是急的抓耳撓腮。

  他們隻知道布告上列了三條法令,卻由于不識字,根本看不懂其中玄機。

  但是從文人的反應也可以看出來,這三條法令,必會對北溪縣造成深遠影響。

  無外乎是兩個極端。

  要麼福澤于民,要麼便是掘地三尺!

  一個老者,哆哆嗦嗦地催促:“這布告上究竟寫了什麼?
你們快說來聽聽,究竟是課稅,還是徭役?
聽說縣衙公差被秦大人清洗了一遍,凡縣尉以上者均是入獄,陳立老賊更是被送交州府斬首,而衙差們則是擔心引火燒身,集體叛逃,投了那飛鷹寨。

  “如今縣衙公差極度缺人,聽說昨夜還把十裡八鄉的文人都召集起來了,當場抽調了三十人。

  “莫不是……又要徭役?

  北溪縣百姓,最怕的便是課稅和徭役。

  家中男人,皆是重要勞動力,一旦被抽走,一家老小就得挨餓。

  在場百姓的心,已經提到了嗓子眼,直勾勾的盯着那些文人。

  那渾身補丁的麻衣書生,指着布告,緩緩念了起來:“北溪縣衙告示,縣令秦風簽發!
前任縣令陳立無道,罪大惡極,緻使民生疾苦,已押赴州府正法。
縣丞、尉、曹、庫等人,皆以收押入獄。
為整治北溪民生諸事,本官特此頒布三條法令,如下。

  “其一:即日起,縣衙設投訴舉報箱,凡有公差濫用職權,徇私舞弊者,皆可如實舉報,本官每月㡳察查一次。
若舉報屬實,必将嚴懲,絕不姑息。

  “其二:文人乃治縣之本,偌大北溪卻無秀才一人,本官痛心疾首。
自即日起,由縣衙撥出特定款項,支持北溪舉業。
由縣衙設立公讀私塾,凡有心從文者,一律免費入讀。
凡童生者,每月發月俸二兩銀子,由縣衙供養,凡獲得秀才者,每月發五兩銀子。
另特設書局,凡北溪文人購買書卷經典者,可向書局申報,一律平價出售。

  僅僅是聽到前兩條法令,現場已經沸騰起來。

  無論是普通老百姓,還是文人群體,皆是驚為天人。

  布告欄附近,已經被各式各樣的驚呼聲所淹沒。

  那老者還以為自己的耳朵出毛病了,眼神盡是不可置信:“自古以來,隻有官官相護,哪有官官相害者?
這秦公子竟然在縣衙設下舉報箱,豈不是要與縣衙所有公差為敵?

  旁邊的年輕小夥,放聲大笑:“你老糊塗了?
什麼為敵!
秦大人早已經把縣衙公差給料理幹淨了!
看來這回,秦大人是動真格的了,哈哈哈,咱們終于熬出頭來了。

  相比于百姓,在場文人更是激動。

  畢竟這年頭,文人的門檻極高,就算是自學成材,不必考慮私塾書院的費用,單是買書這一項,就足夠令絕大多數百姓望而生畏。
莫說平民百姓,即便是家裡有些田地的小地主,很多時候也需要淘舊書。

  而這隻是其一。

  凡成年男性,都是家中最重要的勞動力,一邊是溫飽,一邊是遙遠不切實際的科舉,絕大多數人迫于無奈,都會選擇前者。

  如今,秦風不僅設下平價書局,解決當地文人買書的難題,更是供養童生秀才,這對于當地文人而言,簡直就是天大的福利。

  現場不由響起陣陣歡呼聲。

  “不可思議!
莫說咱們北溪縣,縱觀整個大梁史上,也未曾出過這等官員!
若這法條能落于實處,秦大人便是我等北溪文人之福星。

  在衆人的催促下,麻衣書生當即念出第三條法令。

  “念北溪縣民生疾苦,即免除一年課稅徭役,留給百姓休養生息。
另由縣衙撥款,購置糧食糧種,凡北溪縣戶籍者,皆可按人頭領取。
每人五十斤黍米,三十斤荞麥,兩斤黍米種子。

  此言一出,整個北溪縣城便被震耳欲聾的歡呼聲所淹沒。

  在場百姓,紛紛朝縣衙湧去,将縣衙大門裡三層外三層,圍了個水洩不通。

  “秦大人,你莫不是天上派來的救星?

  “秦大人,你真乃我北溪父母官也!

  “每人八十斤糧食,二斤糧種,對于北溪百姓而言,無異于雪中送炭。
秦大人免除稞稅,更是令我等小民感恩戴德,若大人需要,徭役可不免!
我等草民,願為大人獻一份力。

  原本當地百姓,對于當衙差一事,嗤之以鼻。

  自打秦風開始招收公差以來,幾乎所有職位都填上了,唯獨衙差始終招不到人,畢竟衙差都是下九流營生。

  如今三條布告一出,倒也有人開始應聘衙差一職了。

  一個精壯小夥大喊:“秦大人,小的願擔任衙差,不為饷錢溫飽,隻為報答大人如山恩情!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