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215章 偷梁換柱
孟昕良下樓,坐在聞蔚年客廳沙發裡抽煙。
聞蔚年稍後下樓。
“抱歉,沒想到你這個時間洗澡。
傭人說你在樓上。
”孟昕良并無什麼歉意,淡淡說。
大拇指上的碧玺扳指,綠得滲人。
“方才出了身汗。
”聞蔚年臉色不霁,“有事?
”
孟昕良不答,反而問他:“身上的傷怎麼回事?
是燒傷。
”
聞蔚年表情不悅,但語氣很自然:“意外。
孟爺有事?
”
孟昕良這才說了自己的來意。
“……如今開埠碼頭,我也想與洋人做些買賣。
哪怕請個英文秘書,也需要自己懂一點。
想問問你,哪裡可以請到英文家庭教師。
”
聞蔚年:“好,我找朋友推薦一個人給你。
”
孟昕良站起身:“多謝了。
我就不打擾,先告辭。
”
聞蔚年道好。
回去路上,孟昕良沉思。
他回到了家,打電話把雷铉叫過來。
“你派人去趟北城,找點聞家的内幕。
”孟昕良說。
雷铉:“是找聞蔚年,還是大總統?
”
“這兩個人我都很了解。
找找死在國外的聞梁予。
”孟昕良說。
雷铉不解:“他不是已經死了嗎?
”
孟昕良輕輕敲擊膝頭,眸色深沉:“如果我沒有記錯,聞家有很多的兒子,但隻太子爺聞蔚年是正室太太生的。
聞梁予等兄弟,都是姨太太所出。
如果争權奪利,一個嫡長的身份,很好用。
”
雷铉錯愕:“您懷疑偷梁換柱?
”
“有可能。
”
“盛夫人不是和聞梁予談過戀愛嗎?
她也不認識?
”
孟昕良沉吟。
“先查一查,也許我多心了。
”他道。
雷铉道是。
他要出去,孟昕良瞧見了他手背的清晰痕迹,喊住了他:“手怎麼了?
”
“被撓的。
”雷铉笑道。
孟昕良:“……女人撓的?
”
“還能讓男人撓了?
”
孟昕良:“指甲這麼厲害,你找了隻野貓?
”
“看上去很乖。
”雷铉說。
孟昕良:“看上去很乖?
好人家的姑娘?
”
“是。
”
“那你當心點。
”孟昕良道,“自诩好門第,比咱們勢利眼。
”
雷铉又應是。
孟昕良擺擺手,讓他出去了。
他一個人獨坐,又把當初甯祯和聞蔚年同班同學何洋的話,翻出來仔細想了想。
何洋說,甯祯和聞蔚年的弟弟談戀愛,這件事大家都知道;而後,聞蔚年的弟弟被大火燒死了。
傳言他與兩名女生酒後胡鬧,又被另一個暗戀他的女生所嫉妒,将他們燒死在房内。
在那之前,也有些事鬧得沸沸揚揚,不過具體内幕何洋不是很清楚。
何洋是公派留學生,他是窮學生,跟甯祯和聞蔚年他們不屬于一個圈子裡的。
哪怕親眼所見,也未必明白其中的彎彎繞繞,何況孟昕良隻是聽旁人口述。
孟昕良覺得,大火是真的,所以他看到了聞蔚年的燒傷,起了疑心。
他一向非常敏銳,而且他也不是第一天懷疑聞蔚年。
聞蔚年來蘇城一年多了,做了幾件蠢事,而後就透明似的安心辦差,無功無過。
如果太子爺真的心高氣傲,他不會隻幹那麼兩件蠢事;如果他不蠢,他也不會挑戰盛長裕。
——這很矛盾。
偏偏這個人把自己放在明處,就連孟昕良都忽略了他。
人難免燈下黑,也會先入為主。
再聯想聞蔚年做的事:他把自己愛慕甯祯的秘密,通過“醉酒”失态,傳遞了出來。
孟昕良站起身,在屋子裡踱步。
他正在想事情,随從在門口通禀:“孟爺,有客登門,是葛二少。
”
葛明的兒子葛寶燊。
孟昕良以前跟葛二少關系不錯,因這個人很圓滑、擅長交際,又是蘇城權勢不錯的衙内。
互幫互助,沒必要把人推出去。
隻是如今孟昕良的勢力,已經遠遠超過了葛家,他成了葛二少的人脈,不再是“互助”。
孟昕良也不是如此勢利的人,發達了就抛棄曾經的朋友。
可葛寶燊在甯家姻親事情上,惹惱了孟昕良。
孟昕良不講什麼忠誠,可甯家和雲諾有關,他一直很想照顧甯家的一切。
将來見到了雲諾,他可以說一句問心無愧。
“說我不在家。
往後,輕易不要讓他進門。
”孟昕良說。
成年人斷交,不需要言明。
幾次拒絕,就應該心知肚明。
這個時候還找上門,肯定是葛家有了危機。
一定是跟督軍有關。
上次去跑馬場,孟昕良就看得出,盛長裕與甯祯感情突飛猛進,他深戀甯祯。
這個時候,不需要甯祯說什麼,盛長裕都會自己找事獻殷勤。
葛家好幾次惹甯祯,葛寶娴還用計害過甯祯,盛長裕一定會找茬葛家,去讨好夫人。
——男人的德行,孟昕良可太清楚了!
他與盛長裕才是盟友,而不是葛家。
這個時候摻和進去,對他沒有任何好處。
甯祯又是雲諾最信任的親人,她将來也會是孟昕良的至親。
孟昕良沒有家人,除了雲諾這世上他也沒有其他牽絆,他很珍惜與雲諾有關的一切。
葛寶燊吃了個閉門羹,回家去了。
葛明罵兒子:“你當初好好的,跑去欺負甯家的姻親做什麼?
”
葛寶燊沉默。
因為,甯家的姻親是個軟柿子,擠一擠還能出油水。
不是說你有錯,才會被欺負。
往往隻因你好欺負。
葛寶燊很想擠兌老爹一句:你自己不是總說,等督軍收拾完了姚家,下一個就是甯家嗎?
甯家遲早要倒的,他家姻親占據碼頭,開辟那樣賺錢的航線,為什麼不搶先下手?
自從甯祯在江瀾生日宴上大出風頭,事後督軍卻毫無表示開始,蘇城的權貴們慢慢反應過來,這個督軍夫人的确很有能耐。
甯家暫時倒不了。
而甯州同和他的兒子們,骁勇之餘,并無野心。
如果督軍夫人甯祯得寵,甯家可能真不會倒。
葛明估算失誤。
葛家把能走的路子,都走了一遍,還去湯家賠禮道歉了。
饒是如此,葛明想見督軍一面卻很難。
他掌管如此重要的鐵路局,督軍卻不見他,問題很嚴重了。
最近鐵路局空降了一個次長,拿了盛長裕的手谕辦事,又比葛明年輕,葛明隐約看到了自己的前途。
他不甘心退隐,不停掙紮。
能走的路,其實不太多。
督軍信任的姚劭,已經倒下了;程柏升出身好,也很難籠絡;督軍夫人意外得寵,偏偏葛家得罪了她。
一年前,督軍和老夫人親自來葛家赴宴;一年後,公務向督軍彙報,督軍都不出面。
起落太大,葛明要急瘋。